俄罗斯解决就业问题举措

俄罗斯解决就业问题举措

1

就业状况    

4月17日,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国家杜马宣读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整体上,鉴于世界经济局势,2012年宏观上的结果可以评估为不错”,他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2012年增长3.4%,实际工资增长速度从2011年的 2.8%提高到 8.4%,“我们可以说达到史无前例的低失业率,5.5%”。另据俄联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一季度俄失业率为5.8%,远低于三年前危机最严重时的8.2%。不过,大学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在找工作时依然困难重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俄失业人员平均年龄为36.5岁,其中25岁以下的年轻人最多,占 23.3%;数据还显示,没有工作经验的失业者占26.4%,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针对这种情况,俄罗斯就业问题专家普遍认为,教育体制、人才结构、就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等不协调,是导致人才资源不能合理配置,造成目前俄年轻人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大学过度扩招、教育资源与教育质量分布不均,所学专业的限制、缺乏工作经验、就业岗位有限,这些都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2012年,俄罗斯超过3.4万名大学应届毕业生求助于劳动就业办公室,其中只有1/3在后来找到了工作。

概括起来,俄罗斯就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就业问题的主要矛盾集中在结构方面,而不是在总量上。进入新的世纪,随着俄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长期失业者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劳动力市场中,越来越需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技能的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的很难找到工作,不仅高科技行业是这样,工业、服务业也是如此。

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基本确立了市场化就业机制。就业政策已由“国家保障的充分就业”改变为“市场竞争条件下的自由选择就业”,但由于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企业改革力度不大,富余人员很少被释放到社会。俄政府的指导思想就是:“首先保住现在已有的工作岗位。”

俄罗斯人的就业观念和相关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尚不适应。俄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对到底有多少人失业的问题,都感到困惑。虽然建立了失业登记制度,但不登记的人却很多。有些人看起来失业,其实是在做小生意,或者在打工,相关规定和统计制度难以甄别。

针对就业问题的措施    在金融危机期间,时任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多次表示,政府在解决就业问题上不应放松,在就业领域必须使临时性的反危机措施向长期和系统性措施转变。俄罗斯政府各部门及用工单位应致力于改善劳动市场状况、增加需求、鼓励再教育等,以帮助失业人员解决就业。他还要求各地方政府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制定有关就业的法律和相应政策。《俄罗斯联邦居民就业法》(1996年4月20日通过,2003年1月10日第8次修改)明确规定,国家实施旨在促进居民实现充分、生产性和自由选择的就业权利的政策。为此所实施的措施主要有:通过金融信贷、投资和税收政策来促进生产力的合理配置,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发展临时就业和自主就业,鼓励灵活就业,采取多种措施稳定现有岗位,开发新的工作岗位;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和提供国家保障的前提下,对就业领域进行法律调节;制订和实施促进居民就业计划;建立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有效机制,按照失业者失业前职业活动的特点、教育程度、性别、年龄等特征进行分类,根据劳动力市场状况,为失业者提供最有效的就业帮助;为依法认定的失业者提供社会帮助;建立联邦就业机构。就业法还规定,如个别联邦主体劳动力市场问题严重,联邦政府可从联邦预算中划拨资金予以缓解。

小企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为支持小企业发展,俄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包括:简化注册手续,提供贴息贷款和廉租商业用房,建立小企业基金,减免税收,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市场分析,鼓励和促进技术革新活动,组织培训进修等。

在金融危机期间采取各种强力措施。在金融危机期间,俄失业人口曾达到710万。为解决这一问题,俄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稳定劳动力市场。时任总理的普京当时曾强调:“最主要的是,我们开始改变就业质量,我们不仅需要消灭失业,而且需要改变质量,以便创造其他新型就业机会和更加高技能的就业机会,让薪水更高,劳动条件更好。”他强调,在危机期间就已经部分实现了这一点。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