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小火慢炖”式减税(2)

中国需要“小火慢炖”式减税(2)

总体上,减税是最近几年中央财政政策的基调。同时,政府还在削减各种收费,从总体上减轻社会的税费负担。

《南风窗》:您觉得结构性减税措施,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空间?

刘尚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应该进一步加大中小微企业的减税力度。这一政策会产生包括稳定和增加就业、调节收入分配、引导社会创新和促进城镇化等多层效益。

中小微企业是就业的主要领域,虽然中国现在的就业形势还可以,但要防止可能出现的经济进一步下滑。从现实中看,许多经济社会创新主要也是由中小微企业完成的。创业的人多了,就业的人多,整个经济形势就会活起来。

另一方面,这种减税对总体税收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尤其是小微企业,在税收比例中占比不大,很零散,收取成本也高。

国务院对部分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政策已经开了一个好头,涉及的就业人数达千万以上。放水养鱼,应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税费政策的基本方向。

当然,税收政策的导向总体应该是鼓励市场竞争,对一些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该破产的就应该让它破产,不能通过税收保护的方式对冲市场竞争,保持落后产能。

不能就财论财

《南风窗》:在经济下行和财政减收严重的情形下,目前的减税措施是否能一直执行下去?一段时间以来,已经有不少来自地方收取“过头税”的消息。

刘尚希: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7.5%,其中,中央财政收入只增长1.5%。7月份好转一点。从政府花钱的角度来看,这是坏事,要过紧日子。

从上到下,政府的财政压力都很大。但从整体财政状况来看,中国的财政实力这些年来大大增强,对结构性减税有相当大的承受能力。现在的风险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没有到出现财政危机的程度。

目前对中国政府的债务,尤其是对地方债的判断,各方很不一样。社会上的确有不少人认为,中国可能要发生地方债危机了。我认为,地方债仍总体在可控范围内。虽然因为不透明,引发了许多大胆的猜测,但2011年审计出来的10.7万亿的债务总量是可靠的,近两年来债务总量有所增长,但量并不那么大,还没有到不可控、出现危机的程度。

财政压力也有好处,可以倒逼政府转变职能,多办事,少花钱,促进支出结构调整,提高花钱的效果,减少铺张浪费。财政不承受一些压力,这些压力经济就会承受。财政主动加压,正可以减轻社会的压力。

收过头税、乱收费等短期行为,主要来自地方政府。中央是看得很清楚的,所以才会坚持结构性减税政策。

尽管社会公众的福利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财政支出压力也在加大,但当前结构性减税,将来会带来更多的税源和形成更宽的税基,税收增长反而会更快。减税重在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形成向上的预期,激活微观活力。就财论财,仅仅放在财政收入本身来考虑财税政策,会很狭隘,危害长远利益。

《南风窗》:近年来,关于中国综合税负过高的社会声音一直很大,减税呼声不断,您怎么看待中国的总体税负情况?

刘尚希:关于财税政策,当前社会上有三种典型观点:一是大规模减税;二是大规模增加社会性支出;三是减小政府赤字,防范债务危机。财政的三个要素—收入、支出和差(盈余,或赤字)是一个三角关系,无论怎么做,都只可能实现其中一个或两个选项,并都存在风险,不可能同时做到,所以只能是一个风险权衡的结果。

财政政策应该从整体上考虑,综合平衡兼顾,如果减税,就要考虑减少支出,或加大赤字。

财税制度与一个社会的文化高度相关。一个社会实行高税收、高福利,还是低税收、低福利,并不是政府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的。社会是一复杂系统,方方面面都要关照,各个方面要权衡,要维持财政和经济两个可持续,两个不能偏废,最终才可能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