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陷阱”:被“扩容”的概念(4)

“中等收入陷阱”:被“扩容”的概念(4)

四、中国会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也在显著上升。经济增长对劳动力成本的推升是不可抗拒的。安永(Ernst & Young)在2012年9月发表的一个研究报告认为,2007年初以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增长了一倍多。(17)而国内的一些经济学家早在若干年前就指出,“刘易斯拐点”已降临中国。(18)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不再无限供给。其结果是,一些跨国公司开始将其生产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于中国的国家。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指出,柬埔寨工人的月薪为110美元至130美元,而中国工人的月薪则高达400美元。(19)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说,中国的平均工资从2000年的每小时0.6美元上涨到了2012年的每小时2.5美元,因此,很多产品在墨西哥生产的成本已低于中国。(20)

据报道,阿迪达斯在华的10家代工厂已被终止合同。(21)业内人士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关。以铜陵东隆的阿迪达斯代工厂为例,2007年,约2000名工人的人均月薪为1100元人民币,到2012年上升至2000元人民币。成本的快速增加必然减少阿迪达斯的利润。(22)

应该指出的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中国面临着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即国际竞争优势的逐步丧失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低级化。但是,中国最终是否会跌入这一陷阱,还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令人欣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明确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也指出,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五、结论

“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是较为狭窄的,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在跻身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及自身产业结构缺乏科技创新,其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进一步发展面临困境。换言之,“中等收入陷阱”不是指发展中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道路上或现代化道路上遇到的一切问题,也不是指一个国家长期不能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在一定意义上,将人均GNI能否达到12196美元(12276美元或12476美元)视为能否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标志,完全是一个伪命题。

当然,我们反对将世界银行所定人均GNI高收入标准作为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指标,并不意味着无视拉美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道路上面临的种种挑战。拉美国家的经历表明,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消费模式会发生重大变化,环境面临的压力会上升,收入分配会更加不公,社会问题会以不同的面目出现,民众参政意识会不断强化,政府治理的难度会增加,与外部世界接轨的程度会提高,等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概念的唯一可取之处是:它指出了及时调整发展模式、优化增长方式和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中国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在增加。因此,中国必须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力度,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尽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