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须重视能源困局(2)

中国须重视能源困局(2)

天然气是另一种重要的传统能源。近几年来,中国天然气产业的供需缺口逐步显现。根据BP的统计,2001~201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同比年均增长16.23%;201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达到了1090亿立方米,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伊朗之后的世界第四大天然气消费国。虽然同期中国天然气生产也实现了13.64%的同比增速,成为世界第七大天然气生产国,但供给的增长速度显然无法与需求相比。从2007年开始,中国的天然气市场首次出现供需缺口,近几年迅速放大,据BP此前的预测,2015年和2020年中国天然气供给缺口将分别达到500万和1600万立方米。随着中国天然气开发规模的持续升级,中国的天然气储产比持续下降。2000年以来中国天然气储产比持续下降,已由2000年的50.3年下降至2010年的29年,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8.6年,未来发展空间面临挑战。

煤炭是相对供需压力较小的行业,但是最近三年也开始出现供需缺口,2010年中国煤炭消费达到2.24亿吨,同比增长6.1%,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供需缺口,数额超过2000万吨。煤炭储备不足是整个煤炭行业的硬伤。尽管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三大煤炭储备国,但由于中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近一半,近年来中国煤炭储产比持续下降,远低于世界水平。按照BP的统计,2010年中国的煤炭储备量与产量之比为35年,远远低于同期世界的储产比118年,而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更是相距甚远。

从一次能源供给的全局来看,如果中国维持目前的发展模式,保持目前能源消费的增速,未来缺口将更加惊人。根据EIA统计数据,2009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达到22.5亿吨油当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而据申万研究机构数据,中国一次能源供需缺口未来25年内将达到7.4亿吨油当量,约占全部消费额的19%。

中国必须扭转这种窘困局面。其中有三个思路:1.大力投入新能源革命,特别是像氢核聚变这种一劳永逸地解决能源危机的技术;2.提高能源使用效率;3.改变目前中国为世界生产的模式,国家鼓励制造业产能向外转移,国内能源和资源主要为本国生产,即中国经济真正转入主要依靠内需的模式。

在这三者中,第一条道路目前仍可望而不可即,短期内难以指望;第二条道路潜力有限,改造成本高昂;第三条道路更为现实可行,但是改变巨大的惯性势必要付出转型的巨大阵痛。

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如果再次爆发中东石油危机,那未必全是坏事,这将让中国人痛下决心,摈弃为全世界生产而承担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巨额成本——这个成本已经高到明显无法负担,转入真正以内需为主的模式。这才是未来可持续之道。

(作者为本报特约主笔、中华元国际金融智库创办人)

责任编辑:闫文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