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日前有媒体刊文称,有人实验证实转基因食品与肿瘤、不孕不育等具有高度相关性,且有传言说,转基因玉米在我国仍在非法种植。

转基因食品真的不如非转基因食品安全吗?当前,世界各国转基因作物的生产和消费情况如何?我国对转基因技术实行什么样的管理?针对这些问题,记者对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林敏进行了采访。

b2de9c82d158ccbf437ef9d718d8bc3eb0354118_副本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

此前,有媒体发表文章指出:“由于转基因打破千万年来形成的物种纵向遗传,强行实行基因跨物种横向转移,这里既可能蕴含新的机遇,也很可能潜藏巨大风险。”

“转基因技术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带来了生物育种技术革命,实现了育种工作的可预期、精准、可控、高效,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林敏表示,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安全不安全关键在于转入什么基因,如何监管。

“就像原子能利用技术,既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作为杀人武器;也可以用来发电,服务于我们的生产生活。”林敏说。

据林敏分析,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国际上对转基因技术普遍采取了风险评估、风险交流和风险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评价技术规范,将风险降达最低并可控。我国也制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配套的管理办法,以法律的形式对转基因技术进行管理,保障这项技术为我国服务。欧盟最近的一份官方报告声明:“从涵盖超过25年的时间、涉及500多个独立研究小组的130多个研究项目得出的主要结论是,生物技术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其自身并不比常规育种技术风险更大。”

转基因食品致肿瘤、影响生育传言不实

对于转基因技术,有传闻称:有人经过实验,证实转基因食品与肿瘤、不孕不育等具有高度相关性。对此,林敏鲜明地指出:“转基因食品致肿瘤、影响生育等被权威机构证实是虚假的。” 

2012年9月19日,法国凯恩大学塞拉利尼教授在《食品与化学毒物学》科学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称“用转基因玉米NK603进行大鼠两年饲喂研究,引起大鼠产生肿瘤。”此事引起广泛关注。欧洲食品安全局受欧盟委员会委托对该论文进行了评估,2012年11月29日,欧洲食品安全局作出最终评估认为,该研究得出的结论缺乏数据支持,相关实验的设计和方法存在严重漏洞,而且该研究实验没有遵守公认的科研标准。

林敏表示,关于转基因食品影响生育的说法极为荒诞。2010年2月2日,某网站刊登文章称,“多年食用转基因玉米导致广西大学学生男性精子活力下降,影响生育能力。”据核实,广西从来没有种植和销售转基因玉米。该文章有意篡改广西医科大学梁季鸿博士关于《广西在校大学生性健康调查报告》的结论,与并不存在的食用转基因玉米挂钩,得出上述耸人听闻的“结论”。

林敏介绍说,转基因食品入市前都要通过严格的毒性、致敏、致畸等安全评价和审批程序,不算实验室时间,仅进入安全评价阶段就需要3年以上时间,目前还没有其他食品经过如此严格的安全评价。世界卫生组织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凡是通过安全评价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可以放心食用。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