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湖北: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原标题:坚定不移走适合自己特点的路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途径,这是一条必经的通道。党的十八大报告全面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从这条道路的科学内涵中我们可以看到,它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它凝固和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的:“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是尊重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用了几代人的实践探索才找到正确的答案和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准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首次明确提出要走自己的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次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法地位及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框架;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而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党不断深化国情认识,依据具体的基本国情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正由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经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和解放生产力,推进“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既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的需要,又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需要,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和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方位决定方略,国情决定国策。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们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前者是一条贫穷之路,后者是一条毁灭之路;前者强调了“社会主义”却忽略了“初级阶段”,后者强调了“变革”却否认了“社会主义”的性质;前者是中国人曾经历的沉痛教训,后者是前苏联解体留给我们的惨痛教训。无论是“左”还是右都可能葬送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这是社会主义实践给我们的真理性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尊重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必然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有着中华民族深厚历史渊源和文化根基,反映着中国人民的意愿和精神的追求。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具有强烈的独立精神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惟有中国虽历经风霜血雨,却仍能保持自己的完整的文化和民族独立,始终维持了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和团结。这种由历史沉淀下来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民族凝聚力,顺理成章地凝固和渗透在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这就决定中国必然选择既要发展自己,又不会依附于他人的发展路径。尽管以西方发达国家为首的某些人四处散布“中国威胁论”,但中国决不会因此停下追求发展的步伐,中国没有威胁任何人,但任何人也别想阻挡中国和平崛起的步伐。无论是面对外力的或内部任何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的势力,中国人民都是不会含糊、妥协的。近年来,中国政府对维护钓鱼岛等领土问题上所采取的立场和举措,也是顺从国内民意的英明理智之举。同时,中华民族济危扶难、同舟共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集中力量办大事等优良品德和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也转化成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和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形成的航天精神、奥运精神、抗震精神,以及数以万计、不断涌现的道德模范,还有最美的教师、最美的司机、最美的警察、最美的医生、最美的村官等先进人物所折射出的美德都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优势和特色。如果我们无视这些民族特质和元素,盲目地欣赏和照搬西方的治国理念,缺乏道路自信,或放大中国文化传统的劣根性因素和西方某些合理性因素,就有可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失去它的“特色”和优势,甚至误入歧途。从当代世界各国发展道路选择的经验教训看,那些一味欣赏照搬西方发展模式,主张走西方所谓民主化发展道路的国家,几乎没有一个是成功的,或导致经济衰退、政治动乱,或导致民族纷争、国家分裂。相比之下,中国却走出了自己的新路,演绎了自己的故事,为世界提供了“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的借鉴。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