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

湖北: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尊重当今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中就可以直接感受到它的开放性、包容性和时代性。从经济发展道路看,它坚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众人皆知,市场经济曾被视为资本主义的专利品,并且是与私有制结合在一起的,可如今它却被成功地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共产党执政结合在了一起。当年美国资深政治家基辛格曾与邓小平会谈,谈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话题时,基辛格说,如果你们成功了,你们将会给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回答一个哲学问题。所谓哲学问题,就是规律性问题。中国的选择是成功的,当今世界只有中国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身份加入到了一个由全球市场经济国家所组成的经济联合国组织——WTO组织。从政治发展道路看,它坚持的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主张民主与法治的统一,竞争与协商的统一,其优势表现在以协商民主为基础,更好地处理了许多国家中未能处理好的团结与民主的矛盾,吸收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从文化发展道路看,它坚持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中,决不排斥对人类文化的扬弃,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今天的中国既有勇气和智慧让本土的文化走出去也让世界的文化走进来。从社会发展道路看,它坚持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张建设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并且将这种价值观延伸到国际舞台,提出构建和谐世界。从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看,它坚持的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十八大对此作出了重大的部署,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生态文明宣言,充分反映了中国从对西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追随者”,一跃成为绿色发展思潮的“引领者”和“创新者”,弘扬生态文明,意味着中国要率先成为世界最大的绿色创新国家,对世界作出最大的绿色贡献。由此可以断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广阔的前途和活力,决不是某些人所说的“它在理论上是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上是封建主义,在经济上是资本主义”的,这些噪音和杂音十分错误也十分有害,也是无视事实的谬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是尊重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必然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复合、叠加的命题,是由“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的概念。它首先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和继承,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核心领导、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追求共同富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特征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条道路始终未离开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中国仍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姓社而不是姓资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另一方面,它又超越了马克思主义老祖宗,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尤其是扬弃了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描绘的、带有超越阶段或推测性的个别论断,如马恩断言人类到了社会主义阶段,就不再需要商品贸币,就没有剥削,就是清一色的公有制,清一色的按劳分配,而由于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并未达到他们所理想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程度,因而还必须借鉴市场经济,还需要商品、货币、资本、股票、证劵、期货等经济形式,以大力发展我们还比较落后的生产力。所以我们必须超越马克思主义老祖宗,坚持与时俱进,赋予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元素。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在于它既没有丢掉或背叛老祖宗马克思主义,走改旗移帜的邪路,也没有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凝固化,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前苏联解体的悲剧发生,一个重要的教训就是先亡党后亡国,先亡党的思想理论后亡党的组织和队伍。而我们有的人是当局则迷,拥有时并不珍惜。俄罗斯远东研究所专家曾对中国学者说,上帝不公平,上帝给了我们一个戈尔巴乔夫,他把我们的理论弄乱了,旗帜砍没了,上帝给了你们一个邓小平,你们很幸福,因为你们拥有鲜明的旗帜,有正确的理论。此话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就是靠邓小平提出的走自己的路,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沿着自己选择的正确道路前进,创造更大的辉煌!

(作者系武汉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