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四风”的哲学剖析

[光明日报]“四风”的哲学剖析

核心提示:无论是调查研究、学习思考中的形式主义,还是领导决策、行文办会中的形式主义,由于都是割裂了内容与形式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不管出于何种动机与目的,即不管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因而花样翻新的一个极端,还是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因而固步自封的另一个极端,都是买椟还珠、舍本逐末,结果必定是事倍功半、劳民伤财甚至误党误国。

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四风”有其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思想理论根源。就哲学层面而言,则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和历史观,在思想上行为上表现出来的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深刻剖析“四风”的理论本质,对于对症下药、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形式主义是背离唯物辩证法、片面强调“形式”作用的形而上学。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知行不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其实质是背离了内容与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片面强调形式而忽视或不注重内容、甚至“唯形式”的形而上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没有离开内容的形式,也没有离开形式的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并随内容的发展而发展;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即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起促进作用,反之就起阻碍作用。这一原理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注重事物的内容,同时也要注重形式的作用,还必须注重形式的不断创新。比如,在领导干部下基层开展调研的过程中,参观、开会、访谈等是形式,弄清基层的现状及问题、了解群众的诉求和困难、找到制定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是内容。围绕这些内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调研,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就可以尽量把虚拟与实体、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起来。但不管何种形式,也不管怎么变化,如果离开了把握实际情况这个根本内容,仅仅为了出镜头、露露脸、做做样子,或者只看表面、不看实质,只看好的、不看差的,“隔着纱窗看晓雾”,必然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沼。

以此类推,无论是调查研究、学习思考中的形式主义,还是领导决策、行文办会中的形式主义,由于都是割裂了内容与形式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不管出于何种动机与目的,即不管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因而花样翻新的一个极端,还是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因而固步自封的另一个极端,都是买椟还珠、舍本逐末,结果必定是事倍功半、劳民伤财甚至误党误国。所以,我们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决反对形式主义,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改进学风文风会风,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用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