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四风”的哲学剖析(3)

[光明日报]“四风”的哲学剖析(3)

核心提示:无论是调查研究、学习思考中的形式主义,还是领导决策、行文办会中的形式主义,由于都是割裂了内容与形式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不管出于何种动机与目的,即不管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因而花样翻新的一个极端,还是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因而固步自封的另一个极端,都是买椟还珠、舍本逐末,结果必定是事倍功半、劳民伤财甚至误党误国。

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背离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过分追求“个人”满足的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主要表现为: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风盛行。奢靡之风主要表现为: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大兴土木、节庆泛滥,生活奢华、骄奢淫逸,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实质是极端个人主义,严重背离了个人服从社会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离开了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人”便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无从把握、没有意义。因此,人的价值也是由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构成。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个人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也就是贡献与满足的一致。只讲对社会的贡献而不讲满足个人需要,或只讲满足个人需要而不讲为社会贡献,都是对人的价值的片面理解,前者会派生否定个人价值的禁欲主义乃至专制主义,后者可演绎出否定社会价值的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只讲满足个人需要而不肯为社会贡献”的极端个人主义。

进而言之,如果说享乐主义及奢靡之风是“流”,那么宗旨意识弱化、群众观点淡薄则是“源”,而这一切的思想理论基础,都是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摆正甚至颠倒了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偏离了正确方向,就会迷恋于个人价值,与党的性质和宗旨背道而驰。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端正思想认识,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思想,牢记“两个务必”要求,克己奉公、勤政廉政,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作者系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