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吃空饷”的“硕鼠”何时休(3)

【案例】“吃空饷”的“硕鼠”何时休(3)

河南周口5000人吃空饷,天下无鼠何时有!

政府部门或者其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吃空饷现象,一直让我们群众深恶痛疾,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仅让群众质疑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服务意识,同时更让党和政府的形象大打折扣。因此对于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人员吃空饷的现象必须治理。河南周口对于本辖区内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吃空饷现象进行清理,才经过一个月多的时间,居然清理出5731人存在着吃空饷现象,一个小小的周口就有这样多的吃空饷人员存在,这怎么不让我们政府部门财政吃紧,又如何不让我们群众对政府部门的懒政不作为行为不耻呢?这样多的白吃饱,这样多的硕鼠在政府机关单位存在,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这应该追究谁的责任呢?

政府部门机关单位存在吃空饷现象笔者认为其其原因有三:一是对干部管理监督不到位。干部拿工资必须在其位,谋其政,可是为什么某些人能够走呢?并且一走就是几年十几年呢,上级管理部门却视而不见呢?那就是相关的管理部门没有对干部进行了好好地考核,平时对干部工作的督导没有到岗到人,正是这样才让某些人员钻了空子,离岗去谋个人福利;二是干部职工离岗吃空饷,更有一张大的关系网。干部职工离岗,上级政府部门不知道,可是本级政府或者单位领导一定知道,可是为什么相关领导对这样的现象不管不问呢?这其中肯定是有利益牵扯,利益让官员与离岗人员之间织成一张大的关系网,因此地方官员姑息放纵他们,他们才有可能离岗,吃空饷;三是干部职工缺乏为党为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时刻以个人利益为重。在政府机关或者相关单位工作某些人就是为了镀金,当觉得没有机遇发展时,放弃了为官的责任,想方设法为自己谋私利,于是离岗外出另谋职业,吃空饷的现象就出现了。

政府部门和机关单位人员吃空饷,占了国家财政的便宜,放弃了为官的责任,其造成的影响是相当恶劣的,面对这些现象,必须下大力惩治,一是对吃空饷人员坚决清除干部队伍,从政府部门开除出去,以维护政府良好的形象;二是对于姑息放纵这些人员的相关人员也要严肃处理,尤其是某些领导干部,知情不报,或者是明知道这样做就是对干部姑息放纵还置之不理的,也要按党政纪律进行处罚,要将机关人员相互包庇的关系网给打破,没有这种力度是坚决不行的;三是上级干部管理部门要定期对干部人员在岗情况进行明查暗访,要定期通报,决不能因为上级政府部门的懒政行为而出现官员离职吃空饷现象的发生,有制度还要有行动,言必行,行必果,才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河南周口查干部吃空饷出现五千多只白吃白拿的硕鼠,相信这不是河南周口的独有特色,也许在其他地区这个现象也有,即使没有这样多,但一定会有,希望在今天党中央提倡走群众路线,惩治腐败的今天,全国各地区的政府部门都拿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将那些官员的不法行为,将政府部门和机关单位存在的恶疾全部找出来,让官员的慵懒散行为不再存在,让吃空饷的现象从政府部门彻底消除,让天下无鼠,才能我们最群众最终的希望,也是政府部门惩治腐败现象的最后结果。

【启示与思考】

仅仅一个地级市,查出的空饷就高达五千多,而这还可能只是保守数字。因为据周口市纪委称,部分单位人员在自查中弄虚作假,用虚假病例、请假条等应付,还有个别单位管理混乱、存在盲区和死角等问题。所以,周口市纪委还将继续加大清查力度,对已核查过的单位采取回头看、严格责任追究。事实上,就在8月12日的另一则报道中,周口市纪委相关人士表示:“等被延迟的核查工作全部结束后,全市清查出的‘吃空饷’人员数字可能突破万人。”

数额如此之大,周口的情况不可谓不严重,但是从近些年爆出的新闻来看,周口绝非个案。仅2012年的山西,就接连爆出山西省文水县原副县长王辉“吃空饷”15年、侯马市国土资源局职工卢建平连续9年吃空饷等丑闻。而就在周口开展“吃空饷”问题治理的同时,河北省从7月到10月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吃空饷”专项治理工作,从中国青年报公布的试点县河北宁晋的情况来看,全县1.3万人吃“财政饭”,此次专项一举清理出292名“吃空饷”者,仅此一项,该县财政每年就能少支出380多万元。河北一个县近乎三百人,周口一个地区高达五千多,那一省该有多少“吃空饷”的,全国又一共有多少,数字触目惊心。

就“吃空饷”而言,这是一个老问题,自唐宋时期实行募兵制度以来,虚报士兵数额以获取更多饷银的问题在我国历史上就长期存在。而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公职人员数量不断扩大,由于公务员进出机制不畅通,导致停薪留职现象大量存在,借调、兼职等交流制度不健全,以及“退居二线”的官场潜规则,客观上导致了许多“吃空饷”的情况出现。

然而,任何看似客观因素使然的违规行为背后,都有主观因素作祟。在古代,所谓“吃空饷”的主体,大都不是那些战死沙场或者退伍还乡的“空饷”名义本人,而多半是那些隐瞒真相或者捏造数据的大小军官。以古观今,河北宁晋县每年吃空饷吃掉的380多万元,周口地区每年超过一亿元的吃空饷开支,这些经费到底有多少进了那些没在岗没干活的停薪留职、借调、退居二线人员的口袋,又有多少进了制造空额、隐瞒真相、包庇违规的大小领导的腰包,大约也可想而知。所以,“吃空饷”绝非仅仅是一个制度漏洞和管理不善的问题,更是一个值得极端重视的公权腐败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指出了治理任何腐败现象,包括“吃空饷”问题的两条道路。一要建章立制,对全国范围内的“吃空饷”现象来一次大清扫,在清扫中完善公务员薪酬管理的相关监管、审计、问责制度,修缮公务员“退居二线”政策,建立公平公开的平台和渠道,接受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二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和党性规则意识的教育,发挥优秀党员干部的榜样作用,严惩腐败分子以儆效尤,引领公务员风气向为民务实清廉的方向真正切实转变。只有两方面结合起来,长期坚持,协调推进,才能真正回应周口这五千空饷给我们敲响的警钟。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