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的当代意义(4)

《资本论》的当代意义(4)

应当明确地认识到,这种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教条主义或蒙昧主义是根本错误的:第一,理论是现实的反映,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科学,不同时代和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主流理论。实际上,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西方经济学中都存在众多的理论和流派,而且这些理论和流派的内容和地位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从来就不存在什么可以脱离开特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而存在普适性的经济学理论。第二,现代西方经济学具有明显的二重性: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运行的某些规律,另一方面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殊的社会制度、历史背景、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同时在理论上也存在不少根本的缺陷。因此,对于西方经济学我们绝不能盲目崇拜,照搬照抄,全盘西化。第三,经济学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一样,从来都是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和不同人们对经济现实和经济实践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是不同思想和理论之间相互交流、碰撞、融合的结果,而绝不是某些国家和某些人的专利。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从来就不是而且现在更不应当仅仅是文明的模仿者和追随者,而是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贡献。走自己的路既是中国革命获得成功的根本经验,也是中国改革与发展获得成功的根本经验。任何照搬照抄别国理论与经验的教条主义做法,都必然会在丰富多彩和生机蓬勃的实践面前折戟碰壁。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照搬西方的经济理论和发展模式危害不仅在于它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更在于它会使我们成为新教条主义或新蒙昧主义的奴隶,失去应有的自我发展和自主创新的能力,甚至会把西方国家的特殊经验、特殊利益和意识形态当做所谓的“普适价值”,危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削弱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迷失发展的方向,丧失前进的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呼唤着文化和理论的自觉、自信、自强。我们要努力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时代特点的经济理论,这种理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广泛吸收和正确借鉴世界上一切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充分反映我国的基本制度、发展道路、历史经验和核心价值,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努力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马克思的《资本论》无疑是这种理论的重要基础。离开了这一重要的基础,就不可能实现理论上的自觉、自信、自强,就不可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9]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1]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4]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6]弗朗西斯·惠恩.马克思的〈资本论〉传[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17]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张宇)

上一页1234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