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一份自己的报纸了”
赵薇诞下女儿后只留了一个“哇”字,半小时之内吸引了超过1500粉丝留言,韩寒第一条微博仅是个“喂”,立即评论上万。
潘石屹记得,2009年8月,新浪执行副总裁陈彤出面邀请他注册微博时,两人正在办公室吃盒饭。潘石屹一边吃,一边问:“你说我如果上你这儿开,能达到一百万粉丝吗?”对方想了想:“估计得几年时间吧。”
两人都没想到:4年过去,潘石屹的微博已有了1600万粉丝,相当于南美国家厄瓜多尔的人口总数。他也变成了中国最知名的房地产开发商;而新浪微博,也发展成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信息平台之一。
在中国,总部坐落于北京中关村“理想国际大厦”的新浪公司确实时常迸发出某种“商业理想主义”气息,这在其终日灯火通明的微博事业部得到很 好的体现。1600名斗志旺盛的年轻人在这里服务着五亿多用户。每天,共有愈亿条微博在这里诞生或转发,是全球最大社交网络推特(Twitter)的三分 之一。由此蔓延而出的庞大信息网络,如章鱼般向四方伸出触角,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潘石屹与新浪微博的亲密合作,也正是后者最初成功的秘诀。2009年8月,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为了抢占先机,新浪运用了其最熟悉的战略——拉名人。
这源于博客时代的成功先例。此前数年,新浪博客积累了大量的名人资源,微博建立后,更在这一战略上竭尽所能——他们甚至请来日本AV女优苍井空、拳王泰森等国际人士。短短1年间,新浪微博就拥有了过亿用户,以“ⅴ”标注认证用户超过2万人。
这是新浪携手名流在微博翩翩起舞的时代。新浪专门制定了“名人推动+群众运动”的推广策略,一干高管为了拉拢名人,竭尽所能。据新浪内部人 士介绍,一线员工也都被定下了“拉名人”的任务,并有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及丰厚奖励:拉到省部级的领导干部,一万块奖金;拉到顶级的明星,则给3000至 5000元。
“占领了摩天岭,敌人就很难攻上来了。”新浪执行副总裁陈彤曾这样总结新浪的名人战略。
随之而来的,是大V群体的崛起。截至2012年底,新浪微博粉丝在千万以上的大V超过80人,粉丝在百万以上的超过3600人。这是一场巧妙的双赢:微博赢得了用户,大V则赢得了声名——庞大的粉丝群,进一步放大了V们的影响力。
目前的新浪微博第一“大V”娱乐明星陈坤,拥有5600多万粉丝,是澳大利亚两倍人口还多。他们主宰舆论热点的能力和方式超过常人想象。现 在拥有4600多万粉丝的赵薇诞下女儿后只留了一个“哇”字,短短半小时之内就吸引了超过1500个粉丝的留言,而韩寒,第一条微博仅是个“喂”字,立即 引来疯转,评论上万。
企业家也在这儿找到了舞台——2009年末,在老友潘石屹的介绍下,使用着老式手机,只会拿眼镜腿在屏幕上手写输入汉字的地产商任志强,走 上了微博之路。此前还是演讲被丢鞋的“人民公敌”任志强迅速在这里找到了另一种存在感。他一天写数十条微博,自喻皇帝新装里的小孩,“宁愿喝茶,不说假 话”,凭着“人有三件事不能等”等“心灵鸡汤”和生日时晒满屋的鲜花和蛋糕,转身成了备受欢迎的“邻家大叔”。
而微博所拓宽的舆论场,也吸纳了更多的人进入其中。他们有娱乐明星、体育明星、律师、媒体人、主持人、公益人士、政府官员……这些本来分散 的社会角色,被聚集在一起,相互激发燃起介入公共生活和社会事务的热情,并迅速成为微博空间新的意见领袖。他们占据信息高位,引发话题、设置议程,成为微 博话语的“触发器”、“过滤器”及“扩音器”。
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就曾研究发现,2010年影响较大的74起微博舆情案例中,有近五成存在明显的意见领袖。
“微博完成了律师江湖的连结,有了微博,就形成了一个在野的江湖。”律师斯伟江评价。与之一起活跃在上海、浙江一带的陈有西、袁裕来等同行,也凭着李庄等案在微博的发酵,站在了网络时代的聚光灯下,并发现拥有了一件制约公权力的有力武器。
“现在法官对我接的案子都会很小心。”陈有西说,“一旦我(用微博)在全国推起来,他们吃不消的。”
就连视微博为“掘墓人”的传统媒体,最后也不得不依靠微博宣传和发展。传统媒体人也加入了这场信息盛宴。邓飞、王克勤、罗昌平、石扉客等记者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尝试着勾连网络与现实,随之成为舆论焦点。
微博上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你的粉丝超过一万,你就好像是本杂志;超过十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一百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 一千万,你就是电视台,超过一亿,你就是CCTV了。”这一点,导演冯小刚就深有体会。“我终于有一份自己的报纸了。有了微博就好像有了‘冯通社’。”他说。
2013年08月10日,中央电视台,“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节目录制现场。 (CFP/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