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以效能建设为重点,注重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以便民服务网络建设为重点,以行政服务资源整合为目标,围绕“服务+公开”主题,按照“5+N”建设模式,完善创新区、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规范和拓展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深入推进“有事请找我,我为你服务”的便民帮民活动,将便民服务中心打造成既是为民、便民、利民服务的窗口,又是党务、政务、服务公开的平台。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党务、政务在网上公开,公共资源、项目招标、政府采购在网上交易,财政资金、惠民资金“一卡通”管理在网上进行,行政监察在网上同步实施等网上运行机制。提出了“上班不关门、下班不串门、区内不吃请、区外少游玩”的纪律要求,针对少数干部“不在一线、不在视线、不在底线”的现象,实行开门整改,提行政效率明显提升。
三是以专项治理为关键,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围绕教育收费、医药购销、公共资源交易、农村“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认真对待和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在深入推进教育收费专项检查活动中,对各类学校收支情况加强监督管理,发现并处理违纪违规人员4人,清退违规收取的费用15万余元;在医药购销专项治理活动中,先后对全区各类医疗机构进行专项检查,督促医务人员主动上缴红包至廉政账户5.16万元,发现并整改问题107个;在对村级组织收费专项清理工作中,对发现的各类违规收费32万元,及时提出了整改意见。
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发挥案件查办治本功能
在查办案件中,既抓大案要案,坚决查处有重大影响的违纪违法案件,把那些腐败分子侵占的利益归还人民群众,又抓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时刻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2011年至今,吉州区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72件,初步核实131件,立案查处48件,其中大要案17件,涉及科级干部4人,挽回经济损失350余万元。
一是突出案件查办在社会层面的政治功能。以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为重点,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以权谋私、违反政治纪律以及损害群众利益等典型案件,理直气壮地履行对违纪行为的惩处职能。在加大办案力度的同时,注重更新办案理念、拓宽办案思路、改进办案方式、完善办案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案件查办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案件查办指引导向、正风溯源、固本强基的多重政治功能。
二是发挥案件查办对党员干部的警示作用。坚持查教结合,充分发挥案件查办的教育警示作用,通过加强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以案为鉴,引以为戒,起到“查处一个、教育一片、巩固一方”的效果。我们在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通过以案说纪、播放警示教育片,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在领导干部中起到一定的警戒效果。另一方面,通过任前廉政谈话、举办廉政学习班等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七笔账”,有效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通过警示教育,使领导干部更慎欲、慎微、慎独,慎交往,着力提高在是非面前的分辨能力,在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在警示教育面前的自我教育能力,教育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经得住诱惑和考验,珍惜自己的岗位,珍惜自己的家庭,珍惜自己的名誉,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
三是探索案件查办建拒腐防变的长效机制。查办案件过程中,最容易发现被检查单位在体制、机制和制度上的问题,最容易发现管理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规范”止“失范”,从源头上扫除腐败滋生的土壤。针对这一特点,吉州区把强化对干部的监督与增强对干部的信任、激励结合起来,既严惩腐败分子,又保护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把查办案件与加强教育警示、强化制约监督、推进建章立制结合起来,促进惩治成果更好地向预防成果转化。2011年以来,吉州区纪委通过案件查办,先后发现制度管理漏洞41个,向相关单位提出整改建议86条,按岗位找出职权风险点12884个,完善相关制度1305项,源头治腐成效显著,案件查办的治本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