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论中国道路:中国无须复制西方模式(2)

六论中国道路:中国无须复制西方模式(2)

金 碚:我国经济步入稳中求进的新征程

“稳增长”决不仅仅是避免经济增长“硬着陆”,而是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在这样的阶段,“稳”的含义不只是将经济增长率调控在一个可以接受的目标区间,还包括稳心态、稳政策、稳预期。稳心态,就是力戒急于求成、贪大求快、不惜代价等社会心理,以更为稳健、更关注长远目标和更符合客观规律的理念和行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稳政策,就是力戒仓促多动、过度刺激和无序补贴的政策调控方式,以慎重和可预见的政策调整、适度的经济政策干预和不破坏公平竞争秩序的政策优惠,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有效促进作用。近20年来,我国宏观调控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有效避免了经济的大幅波动。稳预期,就是力戒优惠竞争、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以稳健的心态和经营方式、更大的耐心和力度,扎扎实实进行技术创新,增强长久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果由于焦躁的社会心理和一些地方不稳定的政策措施导致企业和居民预期紊乱,就会出现经济主体行为扭曲。稳中求进,“进”向何方呢?简而言之,更高素质、更平衡协调、更绿色环保是基本方向。所谓“更高素质”,就是要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体系全方位的精致化、信息化和高端化。所谓“更平衡协调”,就是实现产业结构和空间分布的合理化。目前,我国工业化推进的空间态势总体上处于从先发地区向更广阔的经济腹地加速扩散的过程。所谓“更绿色环保”,就是使工业生产以及工业品的使用更清洁、更具有环境友好的性质。从根本上说,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要以更先进的生产技术、更高的绿色环保标准,彻底消除或最大限度减少生产过程的环境风险。(《人民日报》2013年9月2日)

路百甫:中国具备使经济保持增长的优势

首先,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在动力仍然强劲。目前,中国还没有实现动态意义上的“五化”,即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国际化。要完成这“五化”,中国的发展空间仍然十分巨大,加上这“五化”又是在有十几亿人口、国土辽阔的中国,多方面发展又很不均衡状况下去完成的,更增强了发展的潜力张力。再加上经济全球化进程是动态的,中国的发展除了“赶”的意义之外,还有动态意义上“超”的含义,不仅要“补上”落后于人的地方,还要“赶上”别人正在发展前进的地方。其次,中国的“制度红利”、“人口红利”、“民族勤奋红利”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红利”,仍然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只要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动摇,在大局稳定的前提下,其制度优势就会充分发挥出来,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多样化的实现形式以及社会互助共济的精神优势,将成为发展中攻坚克难的利器。中国的“人口红利”随着人口老龄化会逐渐减弱,但不会消失,而且中国新“人口红利”将产生,劳动者素质大提高、劳动技能大大提升,将使新“人口红利”倍增。加上中华民族的勤奋精神代代相传,中国的劳动效率仍将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为国家发展奠定精神基础和支持。因此,即使至本世纪中叶,中国劳动人口素质、劳动效率,都将是可与世界他国相竞争的因素。其三,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落成,优质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结构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以及迅猛发展的以信息化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的建立,构建了现代经济发展必备的优质条件。中国有世界上人口最庞大、消费潜力最深厚、全球市场最广阔的优势,为集聚全球各种生产要素,创造了无限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只要中国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方针,继续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球性资金、人才、创新成果将会不断向中国这块沃土集聚,中国成为世界生产高地、消费高地、创新高地、合作高地、文化交汇高地,是完全可能的。基于以上分析,中国仍具备一系列优势使经济保持增长。(《中国改革》2013年第8期)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