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继伟谈财税改革思路:直接税为主不是方向(2)

楼继伟谈财税改革思路:直接税为主不是方向(2)

《财经国家周刊》:2013年1至7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8.04万亿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8%,增速回落3.6个百分点。其中,中央财政收入3.83万亿元,同比仅增长2.6%。如果按照这样的增速,中央财政收入有可能无法完成预算收入。如何看待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今年能完成全年财政收入预算目标吗?

楼继伟:今年以来,全国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特别是1至7月中央财政收入增长2.6%,比7%的预算目标低了4.4个百分点,在进度上慢了一些。主要原因是受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出现回落,影响了财政收入的增长。今年进一步扩大了营改增的试点区域和行业,出台实施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等减税政策,对今年财政收入形成一定影响,并主要体现为中央财政减收较多。同时,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明显放缓,进口环节税收增速出现大幅回落。此外,去年年初石油特别收益金入库额较高等一些特殊因素,导致去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长快、基数相对较高,也对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速产生一定影响。

从全年收入走势看,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以上,经济回暖趋势明显,贸易状况也在变好。中央财政收入近两个月增幅已有所回升。后几个月中央财政收入累计增幅将会逐步提高,所以不能说完不成全年预算。总体来看,今后一段时间,财政收入可能转入中速增长。

《财经国家周刊》:今年以来,在保证经济平稳增长方面,财政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如何利用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哪些是政策鼓励的方向?

楼继伟:下一步,财政部门将继续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综合运用财税政策工具,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今年中央部门在“三公经费”预算只减不增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一般性支出压减5%。

在压缩一般性支出的同时,把更多的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用于支持和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比如,支持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和“信息惠民”工程,促进信息消费;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促进培育对环保产业的刚性需求;通过采取设立铁路发展基金、安排铁路过渡性补贴等措施,加快推进铁路建设,提高铁路货运能力。

从今年8月1日起,对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小微企业,就是支持就业,这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同时,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会同有关部委下发通知取消和免征了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并降低了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等项目的收费标准。近日又下发通知,决定从10月1日起,降低2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

民生支出应“雪中送炭”

对处于深度转型调整期的中国而言,财政收入增速的放缓会倒逼政府走上“过紧日子”的正常轨道,也带来了提高财政资金绩效,更公平和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课题。

根据年初预算安排,今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等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合计达到15712.5亿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13.5%,比上年决算数增长9.6%。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大部分也都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