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经济理论和实践中的指导地位(2)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经济理论和实践中的指导地位(2)

核心提示:由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外围,与处于中心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处于依附地位,长期受发达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国家的剥削、支配和控制,处于殖民和半殖民的状态,丧失了自主发展的能力,从而导致经济长期停滞。这就是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真相。由此得出的结论绝不是照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和模式,恰恰相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是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发展的道路,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上,坚持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

4. 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和历史趋势的理论。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和历史趋势,是以《资本论》为代表的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和基本内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一再证明,只要还存在资本主义制度,只要还存在资本和劳动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原理就不会过时。进入新世纪之后,资本主义在全球迅猛扩张、高歌猛进的同时,它的内在矛盾和深刻弊端也随之迅速膨胀起来,日趋严重的失业问题、日益加剧的两极分化、频繁爆发的金融经济危机、国际垄断资本对全世界的剥夺,特别是苏联东欧国家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引发的空前的灾难,以及2008 年以来始于美国的严重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再次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价值。

5.关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深刻分析,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阐明了社会主义运动的一般目的和实质,指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南。依据这些基本理论并结合中国实际,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同样是依据这些理论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公平与效率统一的收入分配制度;积极参与经济的全球化与坚持独立自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成果,是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6.关于分析经济现象的理论范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人们提供了认识经济世界的独立完整的分析范式,它系统发展了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利润平均化理论、资本再生产和国民收入的理论等基本原理,科学说明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以及供求、竞争、价格、工资、成本、利润、信用、利息、地租等所有经济现象,全面阐述了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人类所有经济形态的发展规律,深刻阐明了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国际价值、国际货币、国际剥削、国际投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民族问题和革命与战争等世界体系的理论,形成了科学、完整、严密和创造性的经济学分析范式。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我们就不可能科学认识当今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不可能深刻理解当今世界经济的本质和发展走向,也不可能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胜利。

 二、正确借鉴西方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体系。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恰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9页)推进我国的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必须正确借鉴西方经济学,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

责任编辑:闫文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