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一重要论断,对中国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当前,在我国的经济理论和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意义
1.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所具有的科学的世界观,这个世界观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分析经济现象的方法论,包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制约中分析个体经济行为的原理,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确定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的原理,依据经济关系来理解和说明政治法律制度和伦理规范以及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的原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指南,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坚持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正确的立场和价值观。作为一门科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首要目的是揭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条件和任务的学说,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价值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就是要以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3. 关于社会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理论。《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对社会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这些观点反映了社会再生产的一般规律,对于包括社会主义在内的一切社会都是适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如价值规律、供求规律、货币流通规律、价格运动规律、市场竞争规律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一般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发生作用。《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积累、循环周转、成本价格、平均利润、银行信用等范畴和规律的研究,如果抽去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定关系,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