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有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同理,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利器也是如此。如果能够抛开私心杂念,敢于指出他人的缺点,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那么难的也就变得容易了;如果一直背负着“前怕狼、后怕虎”的思想包袱,处处想着明哲保身,那么容易的也就变得难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同志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已成为我们党最深厚的优良传统,成为我们党最具活力的‘生命要素’。”由此可见,养成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良好作风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容小觑。不得不承认,目前,批评和自身批评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在一些党员干部自身建设中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而一度流于形式、成效不大。对此,就需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难易关”,及时走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个误区”。
走出“批评他人易、自我批评难”的误区。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单位“一把手”,往往善于运用“批评”这一武器严格约束和规范身边工作人员,却自动屏蔽了自我批评的环节,导致其在工作和生活中缺乏必要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约束,从而助长了“一霸手”、“一言堂”等现象的出现。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无论是位高权重的党政要员还是普普通通的公职人员,都不可避免地会暴露出一些缺点和错误,这些缺点和错误只要不触犯原则问题,都是可以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得以改正和完善的。对此,就需要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带好头、引好路、掌好舵,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两手抓,不可偏废其一。通过自身的示范带动作用,在本单位形成有利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浓厚空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