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真至诚朱镕基(2)

至真至诚朱镕基(2)

“有时候读他的书都会流泪”

从第一本《朱镕基答记者问》开始,人民出版社的青年女编辑鲁静就被借调到“朱办”(朱镕基同志办公室的简称),和“朱办”工作人员、专家学者一同进行资料收集、挑选工作。她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朱镕基时的情形。“黄社长介绍我是历史学博士,朱总理马上说:‘哦,这么年轻的女博士啊!’一下子缓解了我初来乍到的紧张。”

人们记忆中的朱镕基,是一个眉头紧锁、言辞犀利、少有笑容的大国总理。但6年下来,鲁静熟悉了一个不同的朱镕基:“他很严肃吗?没有啊!他经常笑的,和我们在一起时基本是谈笑风生,而且很幽默。”

“他会因为编辑问题对你们发火吗?”

“不会。他不是说过嘛,他从来不对老百姓发脾气、摔板凳,只对贪官。我也是老百姓。”鲁静笑道:“他平常很慈祥,编书过程中见他的机会很多,我们随时向他汇报工作进度,他也会用多种方式把意见反馈给我们。”

鲁静目睹了朱镕基为书稿付出的心血。“他在工作上一直细致严谨,追求完美,我们一丝一毫都不敢懈怠。他在上海的照片都是20多年前拍的,做图片注释时,照片上的一些人上海方面都认不出是谁,是他亲自辨认出来的。他会想起来这个人是谁,是在哪个地方拍的,连当时考察的细节都能说得清清楚楚。”

对《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鲁静给出了阅读指南:“读者可以从中看到朱镕基在上海的真实工作历程及其思想发展过程,它同时真实地反映了那段时期上海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历程。”

专家学者则对《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的出版意义做出了更深刻的解读。其一,改革依然是时代的主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郑功成说:“如今中国的改革急需全面深化,人民期盼社会公正,发展需要更加持续。在这样的时代,特别需要有开拓锐气和担当精神的改革者,以大智慧、真行动来推动美好中国梦的实现。”

其二,人民永远怀念爱民者。原上海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兼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郑辛逸说:“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今天,打开这本书,对他展现出来的对党和人民的赤子之心,感受尤其强烈。他的为民情怀,最值得上海人民敬仰和怀念。”

其三,从上海到中央,从市长到总理,其重大决策至今影响深远。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这本书就是朱镕基后来担任大国总理的一个缩影。首先,他为改革开放的国家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他在上海开创了服务型政府的先河;第三,我们2003年开始谈民生,而他在上海就注重民生,真抓实干,突出了体制机制的创新。”

无论改革、爱民,还是重大决策,朱镕基都用极具个人色彩的语言表达出来,或焦虑急切、或严厉怒斥、或坦然剖白……正如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逄(音同庞)先知所言:“读他的讲话实录,能感到他是在向你交心,常常被他发自肺腑的语言打动,有时候读他的书都会流泪。”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