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真至诚朱镕基(6)

至真至诚朱镕基(6)

“质量是上海的生命”

外资进来了,还要解决上海产品的质量问题。赵平回忆,1988年10月28日,联邦德国发动机制造和铁芯技术专家格里希应朱镕基之邀,一个月里查看了17家上海企业。“格里希发现了很多问题,都是同样的性质:玻璃厂的窗户玻璃都是破的;车间里的工人们把零件扔来扔去;活塞厂生产的摩托车活塞,上面的毛刺可以用来刮脸……先生决心改变这种状况,他让格里希给1200多名厂长开大会,谈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朱镕基分析了产品质量下降的原因。“市技术监督局检查产品质量,12种葡萄酒没有一种合格,没有严格执行检验制度嘛。另外就是财贸系统拿回扣,把那些假冒伪劣产品都弄进来……我们生产的煤饼大多是不合格的,对这个我就奇怪透了。上海连火箭也生产出来了,人造地球卫星也生产出来了,合格的煤饼却做不出来,这真是笑话!不认真到这个程度了……这样的产品质量怎么开拓国际市场?质量是上海的生命。”

对质量问题,朱镕基主张严惩。1989年7月,上海汽车拖拉机工业联营公司部分职工给朱镕基写信,反映在“桑塔纳”轿车零部件国产化工作中,某些处室领导明知启动马达、发动机等产品质量不过关,但为了片面追求指标,暗示厂领导以咨询之名向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送礼,使鉴定得以通过。朱镕基愤怒批示:“请陆吉安同志(时任上海汽车拖拉机工业联营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严处,此风决不可长。如属实,要‘杀’一儆百,不惜‘牺牲’。”他还亲自在批语后注释:“‘杀’是严厉的行政处分,直至免职;‘牺牲’是推倒重来。”

朱镕基布置给赵平的博士论文就是《中国产品质量问题研究》。“当时导致产品质量差的原因很多,涉及到整个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我进行初步研究后,产生了畏难情绪,向先生汇报,希望换个题。先生对我说:‘产品质量对国家经济发展非常重要,正因为它很难,才需要有人去研究。你一定要做好,否则,不仅砸了你的牌子,也砸了我的牌子。’”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