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世界输出正能量(2)

中国向世界输出正能量(2)

人民币

“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会拒绝人民币,它甚至正在成为继大熊猫之后最为友好的民间外交方式。”这句网络戏言自有其道理。《华尔街日报》中文网近日报道, 人民币在国际清算银行(简称BIS)最新的外汇成交额报告中跃居第九位,超过了瑞典克朗和新西兰元。人民币首次跻身交投最活跃的国际货币行列,中国这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崛起和全球外汇市场的繁荣由此可见一斑。

在一篇《为什么人民币会在2015年成为全球货币?》的研究报告中,中国人民币被认为成为国际货币的时机已经成熟。

“美国与欧洲爆发的金融危机意味着当今世界需要一种新的、更为稳定的储备货币,而人民币交易正在迅猛增长。” 事实上,最近的中国赴海外购房团再一次以雄厚的购买力证明了人民币的能量。美国《福布斯》杂志撰文称,国庆黄金周时期,数十万腰缠万贯的中国人蓄势待发,漂洋过海到全球各地看房或购房,尤其是美国市场。而在英国,仅最近两个月内,中国人在伦敦买房的投资就高达1.2 亿英镑,约合12.7亿元人民币。在伦敦的金融区——金丝雀码头,1/3的新售房屋被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买家买走。

中国制造

坎普尔人几天前还咒骂中国“侵入” 印度边境,后来却用中国制造的国旗庆祝印度第67个独立日,一条来自印度关于中国制造的新闻,十分准确地道出了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所“制造”的势头。

汇丰银行最新发布的8月中国制造业PMI初值为50.1,已经重返荣枯线之上,并创四个月以来新高。这一数字大幅高于预期,令市场信心大受提振。对此,《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增速的回升表明中国制造业呈现稳定迹象,这进一步降低了中国在2013年下半年推行重大刺激计划的可能性,也为政府继续实行结构性改革创造了更好的环境。“这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来说是个令人鼓舞的迹象”。

自从2012年以来,在“保增长”和“调结构”之间,中国的走向一再引发热议。

但也正是在艰难的改革中,中国的制造业发生着变化。

美国《华尔街日报》5月份一篇《“中国制造”的新标志》就罕见地指出,“中国制造”正在以全新的设计、优良的质量和适中的价格重新登场,一些设计感很强、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不仅征服了国内的消费者,也受到了国际奢侈品厂商的青睐。

“中国制造”正在以全新形象赢得国际市场的尊重。

索马里护航中国自2008年以来一直参与索马里护航行动,这一富有大国色彩的举措, 为中国赢得了广泛赞誉和关注,甚至有外媒称,在索马里附近海域进行打击海盗巡逻是中国海军训练的重要来源,为海军在公海开展行动提供更高技能和更丰富的经验。

美国战略之页网站报道认为,在索马里附近海域进行打击海盗巡逻可以使海军获得最密集和广泛的训练。通过到索马里护航,护航编队在远距离航行(索马里与中国相距5400 海里,到那里需要花近两周时间)和战斗行动方面获得实践机会。

法国《欧洲时报》则在《“海上强国”与大国责任》中指出,中国海军舰队劈波斩浪,驶向大洋,其身后留下的是人们对一个“强国”崛起的无限想象。

维和行动

1992年,中国向柬埔寨派遣了一支分遣队,从此开始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到今年4月底,中国共有近2000名维和人员参加了联合国15项维和行动中的9项——在西撒哈拉、刚果(金)、达尔富尔、塞浦路斯、黎巴嫩、利比里亚、南苏丹、科特迪瓦和联合国中东停战监督组织。中国的参与力度远远大于联合国安理会其他4 个常任理事国。

事实上,与外媒过多关注的中国游客、人民币、买房团相比,中国在全球公共事务上的参与度则显得过分低调。最近一次联合国在马里的新维和行动,中国就表示了参加。在马里,极端分子控制了该国北部地区,直至以法国为首的军队在今年1月发动攻势将其驱逐出该地区。

对此,《德国之声》电台认为,这将是中国截至目前参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维和行动。德国汉堡大学和平与安全政策研究所的联合国维和使命问题专家埃尔哈特分析说,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中国对联合国“马里稳定团”使命投了赞成票,表明中国早已成为非洲事务上一个重要的参与伙伴。

对外援助

10月4日,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刊登一篇《China's Developing World Edge》(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优势)的文章,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应效仿中国,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多年来饱受西方国家猜疑的中国大手笔对外援助而言,以上论调显然并不普遍,但事实上,自2011年中国首次发表《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某种变化的确在悄悄发生。随着中国地位的崛起和受援国的发展,“重道义”“不求回报”“不干涉内政”等中国式风格的对外援助渐渐得到理解。而面对外界压力,中国在对外援助方面也与时俱进。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全球大国,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国际机构的合作越来越多。

转折点被普遍认为发生在2007年。

这一年,中国加入了国际开发协会的捐助国名单,该协会是世界银行下属机构,专门为最贫穷的国家提供无息贷款。当时, 此举引起西方媒体热议。BBC评论说,中国在8年前还是国际开发协会的受援国, 如今首次从受援国转变为捐款国,“具有很大象征意义”。而“德国之声”则认为, 这种“象征意义”不可小看,这将是一个转折的开始,中国总的趋势是从受援国完全变成出资国。那么,中国就真正走出了第三世界。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