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自信”。随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我们必将对其理论体系进行分科目深入研究。这样,既能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各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又便于对其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许多重要原理做深度的研读和运用。作为这一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党建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体系,也应当受到全党的关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研究意义
(一)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是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很多方面,如经济建设理论、政治建设理论、文化建设理论、社会建设理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分别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应的,就党的建设领域而言,也有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党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集中全党智慧、总结经验教训、顺应时代潮流、反映人民心声,创造性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体系。努力发掘这一理论资源,无疑对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的丰富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是认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形成了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目前理论界对此做了较多的分析研究,但将此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内容进行研究还是比较少见的。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我们可以将历史上纵向的党建思想内容和各个时期横向的党建思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一方面,能够更清晰地理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脉络,并洞悉未来的发展趋势。因为昨天的历史转折联系着今天的发展情势,影响着明天的发展趋势。在历史长河中常能找到这样一些历史事件,看似偶然发生,但里面却包含着、决定着随之而来的发展道路与历史走向,它们产生的影响可能延续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进程中,就多次发生这样的历史事件,如邓小平南方谈话等。另一方面,能够更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和毛泽东党建思想,使之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传承、丰富和发展。
(三)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共产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需要,也是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和丰富阅历的政党,也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的政党。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实践,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条根本执政经验。
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有助于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从经验中揭示规律,从而实现理论升华,更好地指导实践。全面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是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首要前提。我们党和国家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前所未有、世所罕见。中国共产党要保持长期执政地位、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以史为鉴,密切关注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在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更好地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