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产出“涨”势的背后

中国科技论文产出“涨”势的背后

核心提示:9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数据印证了中国最新的国际论文产出“涨”势动态,并粗线条勾勒出了数据涨落背后中国科技发展的最新轨迹。

“中国作为科学超级强国的崛起再也不能被否认,它成为世界最多产的科学知识生产者只是时间问题。随着迈入新的10年,欧美面临的不再是是否应与中国进行合作,而是能够把什么拿上台面,确保中国愿意跟我们合作。”

这是汤姆森-路透集团研究评估主管乔纳森·亚当斯2010年年初发表的看法。他列举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数据,证明中国已经以“令人惊叹”的速度成为全球第二大知识生产国(见图1)。论文产出量、科研支出、科技人力资源丰富,一系列不断跃升的数字固然让人自豪,但是,近几年的中国国际科技论文产出“涨”势与中国科技实力之间,是否可以画等号?中国国际科技论文产出相关数据“涨”势的背后,反映出中国科技发展的哪些趋势?

9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数据印证了中国最新的国际论文产出“涨”势动态,并粗线条勾勒出了数据涨落背后中国科技发展的最新轨迹。

中国参与国际大科学合作的步伐在加快

国际大科学工程向来是发达国家的俱乐部。投资强度大、多学科交叉融合、实验设备复杂、研究目标宏大的“大科学”工程,既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综合体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参与国际大科学合作正在成为世界各国培育和提升自身科技实力的时代选择。

根据2012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收录的中国论文中,国际合作产生的论文为46746篇,比2011年增加6449篇,增长了16%,国际合著论文占我国发表论文总数的24.6%。其中中国发表的论文中,作者数大于3000、合作机构数大于150个的论文有79篇,比2011年增加29篇,作者数超过100人且合作机构数量大于30个的论文共计455篇,比上一年增加193篇,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参与国际大科学合作的步伐正在加快,而且反映出中国已经具备参与国际大科学合作的能力。

不仅如此,这些论文涉及的主要学科约90%以上分布在高能物理、核物理、生命科学、工程技术基础学科和大型仪器仪表等领域。455篇论文中,第一作者单位为中国的论文,即以中国为主进行的合作研究产出的论文有21篇,比上一年增加9篇,基本都是由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牵头的涉及高能物理领域的研究产出,国内参与的单位主要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大、浙大等20所大学、研究机构及集团公司。合作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荷兰、德国、意大利、捷克、巴基斯坦、韩国等。这说明重大科研项目的国际横向合作趋势正在日益明显(见图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气候变化、能源环保、粮食安全、重大疾病防控、国际标准制定等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的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各国科技外交大大促进了世界各国间的国际大科学合作进程,国际大科学合作也成为各国有效破解重大科技难题的一条捷径。

近年来,中国通过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全球对地观测系统等一系列大科学计划,已经与美、欧、日、俄等主要科技大国开展平等合作,并先后建立了5个国家级国际创新园、33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22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成为中国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在这些平台的背后,产出了大批高水平国际科技论文。

研究触角陆续扩大,但“偏科”依然严重

根据汤姆森-路透集团收录的全世界10500份期刊的科学论文索引,1998年,中国研究论文产出为每年2万篇;2006年达到了8.3万篇,超过了传统的科学强国日本、德国和英国等国家。

而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刚刚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机构作者为第一作者发表的国际论文共16.47万篇,仅次于美国。美国在过去10年中科学论文产出仅增长了30%左右,而中国国际科技论文不仅产出数量增长了数倍,而且研究触角正在不断扩大,研究基础也日益多样化,正在迅速转向新兴领域。在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和地球科学(包括矿物学)领域,中国的国际论文产出占世界的10%;在材料科学领域,中国的论文产出占世界的20%,特别是在复合材料、陶瓷和高分子科学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在结晶学、冶金工程领域也有突出表现;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国的论文数量出现了快速增长,高质量论文产出也呈上升态势。

截至2013年9月1日,中国各学科论文2003至2013年10年段的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9524篇,占世界份额的8.6%,数量比上一年统计时增加20.3%,排在世界第四,位次上升1位(见图3)。

但是,与排名第一的美国、排名第二、第三的英国和德国相比,仍然存在巨大差距。以美国为例,2012年,美国高被引论文数高达59970篇,占世界份额的54.1%。根据截至2013年9月1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统计的数据,被科技界认为最能反映最新科学研究前沿的国际热点论文,中国虽以349篇(占世界热点论文总数的14.3%)排在世界第4位,但与美国约占世界54.9%的1344篇相比,差距甚远。

在中国国际科技论文诸多数据不断刷新的同时,中国科学研究的“偏科”趋势仍然明显。

以SCI统计,2012年,以中国机构作者为第一作者发表的16.47万篇国际科技论文中,表现不俗的论文为4.35万篇。其中,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临床医学、药学、计算科学、环境科学和数学等10个学科表现不俗的论文数量最多(见图4)。而按各学科产出的表现不俗论文占其全部论文的比例排序,动力与电气、化学、安全科学、能源科学技术、化工、药学、水产科学等10个学科较多,超过30%,而在免疫学、心理学、微生物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论文数量明显较少。这与2011年统计时的总体状况基本相似。这说明中国科学研究“偏科”问题依然存在。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