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诺奖的终极价值在于文化激活

陕西:诺奖的终极价值在于文化激活

据诺贝尔奖官网发布的消息,2013年诺贝尔奖文学奖于10月10日揭晓,加拿大女作家艾丽斯芒罗获奖。此前,跟往年一样,民间对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预测,一如既往地热烈,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以一赔四领衔赔率榜,成为最大的热门。今年,中国又有余华、苏童、李锐、北岛等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年年如斯,无论是媒体还是公众,都对诺奖特别是诺贝尔文学奖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和关注,善意的关注,对于文化发展、文学精神,具有毋庸置疑的强大推动力。可看看当下的这种关注,却停滞在了浮躁和低层次的炒作和跟风层面,很多媒体、公众,不是为了热爱而关注,而是为了娱乐化而关注;不是为了喜欢而关注,而是为了某种商业化需要而关注,比如博彩公司等。这就会让诺贝尔奖这个最应该释放创造激情和文化感染力的大奖,成了某种商业道具和工具,成为了一种自欺欺人的“表演性仪式”。

去年的“莫言热”证明了这一点,因为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莫言的书,在全国各地市场都出现了“售罄”的好势头,疲软的纯文学市场、倦怠的读书意识,终于看到了回归的希望,可是,热闹过后,文化热和文学热同样出现了退潮势头,那些成功学、老狐狸精、厚黑学等书籍仍非常俏销,公众的读书热情仍不敢恭维,“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2年中国18至70周岁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6.3%,比2011年下降1.3个百分点。其中,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9本,与2011年的4.35本相比基本持平。诺贝尔奖成了国人热闹的“精神游戏”,怎么不是一种文化悲哀呢?

诺贝尔奖设立的初衷就是“将基金所产生的利息每年奖给在前一年中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媒体和公众没有过多关注获奖者的积极贡献,而总是在擦边球效应和娱乐思维中兜圈子,忽视了对获奖者的精神敬仰和继承,忽略了诺贝尔奖包含的精神内涵,以及创造性激励,怎么不是一种错误的解读呢?

一生未婚,没有子女的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曾说过:“我更关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纪念碑的形式对死者的缅怀”、“我看不出我应得到任何荣誉,我对此也没有兴趣”、“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中。”质朴无华,却充满了安静、超然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世事喧闹,为世界和自我打造一片安静的精神空间和文化空间,这本就是诺贝尔的精神本色,我们在颁发诺贝尔奖的时候,却如此浮躁和精神喧闹,忘记了诺贝尔的精神本色,这怎么不是对诺贝尔精神的一种违逆,一种敬畏感的流失呢?应该得到纠正了。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