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规则受认可助推中资银行国际化(3)

摘要:中国版“巴III”通过国际评估,提升了国际市场对中国银行业的信心,加之近期中资银行国际化提速的消息频频,业内普遍认为,中资银行国际化或将升温,迎来海外发展的关键机遇期。

中资银行海外发展机遇期降至

银监会国际部主任范文仲曾公开表示,今后五至十年将是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关键机遇期。这一方面是中资银行不断发展所积累的优势;另一方面是整个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西方银行业发展相对缓慢。

业内普遍认为,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国银行业,早就有心到国际舞台上去闯一闯,但是面对国际金融环境的激烈竞争力,底气稍显不足。

“在金融危机前,国际和海外当地的监管机构对中资银行的风控能力和服务能力认同度不高,一定程度上给中资银行国际化造成阻力。”一位银行内部人士表示,而这种情况在金融危机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不下水不可能学会游泳,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是大势所趋。可以想见,近期公布中国版“巴塞尔III”获国际认可的消息,或使已经处于提速阶段的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升温。但通过并购或者开设分支机构走出去之后,“本地化”生存和发展问题,仍是中资银行面临的主要挑战。

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副主任陈颖认为,随着世界经济进入转型调整期,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保护主义的抬头和扩散,使得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加大。

“国际监管标准层出不穷,且趋向从严,母国和东道国监管法规相互冲突的情况也在增多。”范文仲表示,基于当地可能与中国文化风俗迥异的情况,中资银行必须以更全面的视野对“走出去”进行战略性规划。(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