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初次联系采访吴鹏飞时,他正奔走于烟台芝罘、福山等基层检察院及派驻检察室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就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就更好地发挥检察职能服务群众问计基层。
这是半个多月来,吴鹏飞主持召开的第9次座谈会,先后征求意见建议300余条。“我们要广开门路,请群众为我们‘开药方’,来解决检察机关存在的实际问题,依靠群众,不断汲取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智慧和力量。”他说。
“群众路线既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吴鹏飞认为,检察机关践行群众路线,要把握好四个方面,一要有真情,二要办实事,三要建机制,四要会做群众工作。
带着真感情走进群众当中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要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首先要树立群众观点,要解决对群众的真感情和态度问题。”吴鹏飞说,“检察工作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将一事无成。”
吴鹏飞跟记者谈起他在基层走访时遇到的一件事:一个农民对他说,我知道公安是“抓人”的,法院是“判人”的,检察院是干什么的不清楚。
“我们经常说根植于人民群众、血脉在人民群众,人民检察为人民,但我们在工作中还做得不够,我们要实实在在地看到检察机关确实还缺少一些人脉,一部分老百姓还不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吴鹏飞的脸上多了一些凝重。
“我们必须要有开放的思路、创新的思想、与时俱进的措施来提升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当中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他上任之初,就部署在全省检察人员中开展以“进乡村、进农户、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服务民生、服务经济”为内容的“五进两服务”大走访活动,坚持用脚步丈量与群众的距离,拓展联系服务群众的内涵外延,把群众当老师,给群众当学生,听真话、摸实情,广泛征求各界群众对检察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近一年的时间,全省检察机关共走访农村10114个、社区4170个、学校3078所、企业8127家,发放征求意见函43124份,召开座谈会1766次,征集意见建议13815条,探索了一条充分发动群众、积极依靠群众,做好检察工作的新路子,走出了检察新风,访出了为民深情。
为了更好地接地气,听民声,去年以来,山东省检察院在全省推进派驻基层检察室工作。目前已建成派驻检察室480余个,与中心法庭对应设置的555个派驻检察室年底前将全部建成。检察室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基层和一线,了解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把法律服务工作做到“村头、街头、地头”,把化解矛盾工作做到群众家门口,把释法说理工作说到百姓心坎里。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吴鹏飞要求省检察院领导要带头深入联系点广泛征求意见,自7月初开始,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市级院、基层院联系点和派驻基层检察室一线,同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监督员、地方党政领导、基层检察干警、村支部书记以及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座谈,与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普通干警谈心谈话,征求省直有关部门的意见,在全省检察系统内发放调查问卷和征求意见表等11000余份,先后召开座谈会17场次计400余人,多方全面地听取各界对省院机关、省院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践行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和加强改进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目前已收集整理各种意见建议383条,涵盖了检察工作的方方面面,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解决“四风”,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严格公正执法,全力服务民生、服务经济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烟台市福山区东厅检察室座谈时,干警陆阳的切身体会让吴鹏飞感到很欣慰。陆阳是福山区检察院公诉科派往东厅检察室轮岗锻炼的年轻干警,在几个月的轮岗工作中,她学会了很多在机关、在公诉部门学不到的东西。她说,只有到了派驻检察室,和老百姓面对面地打交道,才能把公诉工作与百姓的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会到如何在办案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对老百姓动真感情。”吴鹏飞真切地回应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