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必须创新教育价值观

中国必须创新教育价值观

核心提示:教育意味着启蒙人、解放人,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应当是:呵护自由、培育兴趣、掌握知识、启迪智慧、树立诚信、享受快乐。

20世纪90年代初,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拐点。高等教育界呈现了超常规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往往需要50-100年才能完成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而我国仅仅用8年的时间就实现了。

这种跨越式发展,虽然对推进中国教育事业起到了一定作用,却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教育质量出现“泡沫化”。一些学校盲目圈地造城,不惜债台高筑;一些高校行政化现象较重,官本位思想当道。而不断爆出的名师评选作假、教育评估造假、学术剽窃风波不断,乃至查处的高校经济贪腐现象,令人痛心。高等学术殿堂本是全社会的道德高地,人们尤其难以容忍飘荡出的每一缕乌烟瘴气。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与这些年教育价值观出现偏差或缺失有直接关系,教育急切地追求“产业化”,“教育工程”思维相当普遍,这些都违反了教育规律。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素质教育喊了20多年,但直到今天,从学校、学生到家长,无不还在强化应试教育。原因何在?因为学校要提高升学率,教育行政部门要大扩展,家长们望子成龙,学生们想出人头地,而出版单位则忙着兜售教辅书籍和高考秘笈来赚更多的钱……教育影响着每一个人,但大部分人还是置身教育改革外,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残酷的现实就是:人们还在集体“维护”应试教育。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的教育价值观中,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传统的教育价值观仍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而这种传统教育价值观,是以儒家文化价值观为核心,具体表现为:重实用而轻理论、重文凭而轻能力、重传统而轻创新、重视教育的工具价值而忽视教育的内在价值。自古以来,读书做官是文化人的基本价值取向,孔子的“学而优则仕”更是强化了教育的功利性。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社会目前存在一股人心浮躁和利欲熏心的不良风气,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大大影响了教育价值观。本文开头所列出的大学种种乱象,都是形式主义和势利价值观造成的。可惜的是,很多大学怕自己吃亏,纷纷跟风,趋同思维造成了更大的恶果,也暴露了一些大学的功利主义、虚荣心和浮肿病。

俗话说,治漏找因,治乱除根。教育价值观是导致我国教育诸多问题的根源,创新我国教育价值观刻不容缓。建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应使教育回归到本来的功能上。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事业,从根本上说,教育意味着启蒙人、解放人。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应当是:呵护自由、培育兴趣、掌握知识、启迪智慧、树立诚信、享受快乐。为了建立这样的教育价值观,必须反对灌输式的教育,反对分数挂帅,反对文凭至上,反对功利主义,反对广告和一切商业行为对教育的干扰,使教育回归到“原生态”,也即专心致志的育人和做学问的“冷环境”,而任何“热环境”都会使人们头脑热膨胀,导致学术浮躁、浮夸和造假。

真诚希望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能够认真地进行反思,在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方面,勇敢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不辜负国家和时代对我们的期望!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