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馒头限购”背后折射出什么社会尴尬(2)

【案例】“馒头限购”背后折射出什么社会尴尬(2)

 有令难行引发的质疑

“孤鸿影过”跟馒头和限购令较真儿了。

9月23日17时56分,这个网名的用户把名为《农园一层主食被抢》的帖子,发表在北大校内论坛“北大未名站”栏目“北京大学学生会”下。

帖子称,当日下午5点整,农园食堂一层,一位老爷爷拿着夹子,有条不紊地夹走了小半筐发糕,放进了他装着十来个馒头的塑料袋,然后掀开了花卷的垫子……

“孤鸿影过”质疑限购令的形同虚设,“因为远远超过了限购量,所以我留意了一下,他结账没有收到任何提醒和阻拦。”

帖子下附有5张配图,均为非学生模样的老人或中年人,用塑料袋装着多个馒头及花卷,或正排队购买,或买好了放在桌上,或拎着馒头离开。

“趁学生没下课,吃学生的主食,让学生无主食可吃,还有一点点为人师表的样子吗?”“孤鸿影过”措辞强烈。

“孤鸿影过”抨击称,这充分说明餐饮中心根本不想限购,“否则他们有一万种方法,封卡、不给结账、罚款等”。

“希望学生会能出面和餐饮中心沟通一下,落实限购政策”。帖子写道。

“昨天中午在农园一层吃饭。大概扫了一眼……一群大叔看着根本不可能是学生。”昨日10时43分,北大未名站又出一条帖子,直指农园食堂。发帖人对这种情况表示“着实无语”。

  一边是令,一边是情

北大食堂的窗口售卖人员也左右为难,一边是令,一边是情。

“不遵守限购令就是违规,我敢违规吗?违规一次扣1分,罚120(元)。”北大燕南美食专卖馒头的食堂工作人员张宇(化名)说。

张宇介绍,食堂白面馒头一个2毛钱,花卷3毛,芹菜肉包7毛,物价“便宜得就像人民公社”,“很多教职工家属来食堂打包”。

虽然刚工作不到一个月,但张宇已多次遇到这种情况:“老头老太太大老远跑来,求着你多卖个馒头,我能有什么办法?”他说。

据张宇了解,很多前来购买的老人,都是退休老教师或者教职工家属,很多还是空巢老人,平时子女不在家,早上来学校晨练时,顺带打包一些,回家慢慢吃。

“三餐时会有值班经理定时来窗口巡逻,也有监控摄像头。”张宇说,售卖人员一旦被抓到违规,将被罚款120元。

前几天,因为一位老太太买了6个馒头,被值班经理看到后,张宇挨了批。

“她是用两张卡买的。”张宇说,很多人针对限购令想出很多办法:买完后重新排队再买;多准备几张卡买;换其他主食品种买。

 限购令不止在北大

关于北大的主食限购令,可以追溯到一条通知。

《关于各食堂主食面点限购的通知》,落款为北京大学餐饮中心,2012年12月12日发布在北大的食堂内。

限购的原因是“鉴于目前食堂后厨空间、设备、设施有限,使加工主食生产能力受到限制,不能满足师生大批量购买主食面点的需求”。

“限购令主要针对教职工家属。”多名北大学生及食堂工作人员称。

事实上,高校主食限购令,北大并非第一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