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价值 不能无度拔高提升
网媒监督 强化公众视角取向
传统媒体是党政喉舌,也是大众传媒。传统媒体新闻选择与价值判断,不能只为某种“宣传”需要,必须考虑与受众利益的相关性。网媒给了受众更多的获得信息选项,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新闻没了市场。因此,在新的舆论格局下,传统媒体必须强化的公众视角价值取向,尊重新闻规律,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缺乏实效性、亲和力、感染力,假、大、空的“八股”新闻充斥在一些报纸版面、电视画面里,早已令人生厌。刘洋回老家,当地媒体接连在头版几乎整版报道,就连电业部门主动维修刘洋老家电路也成了新闻……网友质疑的是:用这样的规格、这样的内容、这样的描述,是否拔高、夸张?
那首颂扬刘洋的长诗《刘洋甜甜地笑》,就是典型的造势、应景之作。网上嘲讽的“我要上天了”,应是技术性的失误和歧义,但从整个作品看,问题出在了没有改变过去对典型宣传无限度拔高的思维。这首诗从刘姓始祖落户此地,五十年、一百年前,再写到人类寻找生路、出路,冲出去、升天、登月……整个作品臆造了一个神人的成长。
我们说,新闻价值源于新闻事件本身具有的与公众利益相关性和具有引发公众兴趣等要素。新闻价值不能靠过分炒作和拔高宣传去提升。忽视事件本身,不考虑现实和受众需要,强调主观、夸张造势,是传统媒体的顽症。传统媒体往往是一遇新闻宣传任务,便调动力量、制造声势,追求浓墨重彩、铺天盖地。特别是在典型宣传中,传统媒体习惯于追求高大全,在报道中有意拔高甚至神化典型人物。媒体倡导“三贴近”多年,对正面典型的宣传虽有很大改进,但旧习根深、积重难返,不时仍有故意拔高、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受众的情形,在正面典型宣传上没有全面接地气、真正回本源。
当年航天人费俊龙回乡,苏州市领导甚至到上海市迎接,媒体一样跟踪宣传。通过这些事例,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改变官方媒体多年累积下来的旧文风、陋习气,让我们的报道真正回归新闻价值。也可以说,网媒发展普及,同行揭短、监督,倒逼传统媒体革除文风痼疾,倒逼对新闻价值规律的尊重。
机关喉舌 不该是长官脸谱
微博发声 呼唤官媒人民意识
传统主流媒体都是党和政府的机关报台,是各级党政的喉舌,党的机关报台反映的应该是党和大多数民众的心愿,领导者个人不能把媒体当成表达个人好恶的工具。公众通过网媒不仅拥有了便捷表达平台,还获得对机关报台监督的话语权。因此,在新媒监督条件下,传统媒体应强化人民的喉舌意识,才能找回自己的地位。
个别媒体领导人借口机关报台性质,对媒体施加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干预正常新闻报道,替代媒体人行使权利,以致角色混乱,既损害党政形象,又损害媒体公信力。新官上任三把火,成某些官员作秀习俗。湖南衡阳市“一把手”履新不满一个月,《衡阳日报》5天3次更换报头题字,令很多网民质疑是领导作秀。 为消除公众对事件的怀疑,证明“5天3换报头”与书记无关,衡阳日报社称,报头更改是根据报纸改版需求作出的决定,并在官网挂出“说明”。然而,这一回应却引来网友更多的质疑。报社的这份“说明”在发出后不久,又被迅速删除了。同样,信阳日报社在面对网络批评时,也通过央视记者采访说,刊登《光山: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报社早期安排好的专题报道,不巧到这个时间刊登出来,在事故后并没有领导指令刊发此稿。
两地面对舆论批评的解释如出一辙,倒是从这种说明中进一步暴露了长官和媒体之间不正常的关系。是长官强加个人意志,还是媒体迎合奉承领导喜好?在这里我们不去深究。但通过一件件类同的舆论事态,可以窥见地方政治生态。传统媒体“现丑”的背后,往往是主管者的官僚作风作祟。媒体在面对领导个人情绪和意志表达时,应收敛克制、保持距离、冷静对待,不应机械照搬地方长官意志办事,不应追捧渲染官僚作风和形式主义。否则,媒体就会沦为领导者个人的脸谱和好恶的工具,甚至沦为“家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