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精神领域丰富党执政的力量之源
公方彬:首先,进行思想发动,实现全民的精神崛起,特别是真正弄清何为大国崛起,什么样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才能保证一个民族占领人类文明的制高点起引领作用。所以,中国需要再涤荡腐朽和僵化落后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
其次,依据时代的变化,我们应该有效诠释共产主义信仰,让人们对实现的路径可信、可感、可行。也就是说,中国社会很难像西方那样靠宗教支撑精神大厦,必须走自己的精神道路,这就需要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使共产主义信仰不因时代的变化,不因世界政治生态的变化而弱化,坚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前行。
再次,确立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这就是说,既然我们强调“跳出冷战思维”,那么我们就不能仅仅以政治制度基础上的价值坐标与世界交往和沟通,必须产生能够与世界交往的新的价值系统,正所谓“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产生之日,也就意味着我们找到与世界融通之时。
第四,推动文化繁荣。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使然,也由于中国目前的世界地位和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以文化来颐养民众,以提升大众人文品质,培养平和心态,同时在国际交往中提升文化软实力,这已经上升到重要日程。为什么党中央专门作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决定,原因即在于此。在繁荣文化过程中,我们还必须充分认识文化的特征,文化存在三个层次:人类文化、民族文化、政治文化。政治文化发达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目前来看,政治文化在今后很长时间里其还处于主导地位,但还应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内涵。保证中国走向世界以及满足自己文化建设的需要,就是要站到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建设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敢言自己的文化走向了世界,影响了世界。
我认为,以上基本建设工作做好了,中国的道德状况会因此而改善,中国人的人文修养会提升,社会理性会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会进一步彰显,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会深深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里。一定意义上,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意识形态建设的本质内涵与目的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发展方向所在,还是丰富党的力量之源与提升执政能力所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