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中国科技战略 (2)

创新驱动中国科技战略 (2)

拓展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新空间

《瞭望》:相比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国又面临哪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王志刚:总的来看,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2位,但生产力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值得重视的是,我国的发展进程与西方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工业化现代化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而我国走的是“并联式”的发展路子,要在高度压缩的一个时间里面实现众多的目标,所以科技创新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瞭望》:具体到发展中,有哪些突出的问题需要高度关注?

王志刚:一是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亟待解决。新形势下,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十分突出,结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根本问题。包括需求结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资结构、城乡区域结构等各方面。经济的结构问题与科技创新的能力和结构、人才队伍的水平和结构密切相关。发达国家曾经拥有的资源环境等有利条件,是目前我国所不具备的。如果没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难以真正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依存度必须大幅加强。

二是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到目前,全球真正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只有十多个国家。作为一种客观现象,这值得我们高度关注。我国人均收入已经跨入这个区间,突破“中等收入陷阱”,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当前,我国人力、土地、资源、环境成本不断提高,发展原来依靠的要素投入都受到约束,但经济不能因此就不发展了,新的发展还得依靠创新。

三是科技的渗透性、扩散性越来越强,对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经济的结合不是人为的要结合,科技本身就有一个渗透性和扩散性。刚开始我们讲计算机的时候就是一个大型计算机,那时计算机和老百姓无关,现在计算机从传感开始,感觉你的声音、农业的土壤墒情等,什么都可以感觉。再比如生物芯片,原来是电子芯片,现在变成蛋白质的,扩散越来越广。

总体看,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短,这已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科技不仅能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能在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不仅能在促进经济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能在促进民生、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方面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关键是要清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更紧密的结合。

中央有一个十分重大的判断,就是我国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带来的新机遇。未来的发展亟需创新驱动。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比较复杂,面临不少两难甚至多难问题,必须加快在创新驱动上取得突破。

推进创新驱动的重点方向

《瞭望》:作为主管科技创新的部门,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有哪些考虑?

王志刚:中央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方向已经明确,关键是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抓好落实。初步考虑应抓好几个方面。

一是推动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这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没有科技的重大突破,没有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创新驱动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基础前沿研究能力和原始创新水平。通过多年的研发、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积累,我国基础前沿研究已经到了加快突破的阶段。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加大基础前沿研究工作力度,特别是在一些关键领域要研究“非对称”赶超措施,在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二是推动经济实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提升,这是创新驱动的主攻方向。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是一种本源性的提升,我们需要通过创新“固本培元”,使经济发展的“精气神”更足。

首先,需要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努力在“中国创造”上取得突破。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有可能使国际产业和经济竞争的“比赛场地”发生转换,为此必须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加快取得突破。要发挥好市场在发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基础作用,着力营造公平的创新环境。在事关国计民生和产业命脉的关键领域,要合理用好重大专项、重大工程等抓手。

其次,加强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支撑,壮大“中国制造”。制造业仍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关键是抓好技术水平的提升,提高质量和效益。我们将重点围绕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强化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支撑,提高节能减排科技水平,促进制造业生产模式转变。

三是推动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这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是同向行、同步走的关系,就是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果没有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是说不过去的。

我们既要强调科技创新的经济价值,也要强调科技创新的民生价值、社会价值、安全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全面发挥科技创新对“四化同步”、“五位一体”建设的支撑引领作用,确保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步推进。比如,在粮食安全方面,科技增粮有两个方向:一是提高单产,二是提高中低产田增产能力。如果能够在抗旱抗盐两方面有重大突破,科技增粮的潜力将十分巨大。又如,在医疗卫生方面,许多疾病还在威胁群众的健康,这迫切要求攻克重大疾病的诊治难题,开发更多更好的健康产品和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再如,在生态环境方面,我国三分之一左右的大中城市空气质量低于三级,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比较突出,治理这些问题亟需科技支撑。

四是深化改革、提升科技创新的活力与动力,这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力量源头。实现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转变,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变革。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必须进一步实现从“量”到“质”的重大转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我国今后若干年的发展打开新的更大空间。

实现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转变,需要科技改革和经济改革等有机互动。一方面应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另一方面也需要在经济体制等的改革中把促进科技创新作为重要目标。应强化科技和经济规划、政策和评估等方面的衔接协调,推动各方面真正把工作导向转到创新驱动上来。

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我们将聚焦创新驱动发展完善科技体制机制。特别是要实施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经济紧密结合;要释放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强化创新的集群效应,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加快完善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和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等重大基础制度,强化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和高效配置,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要把区域创新作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抓手,用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这个核心载体,推高我国的整体创新水平。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