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绘制联系群众“路线图”(2)

江苏:绘制联系群众“路线图”(2)

重点督办

突出民生问题监督

“请问财政厅长,怎么扶持民办养老机构?”面对台下的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江苏省人大代表鞠志慧这样发问。

5月17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针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专题询问,民政厅、财政厅等7个相关厅局的负责人则一一作答。

鞠志慧是民办机构泰州市康健老人院的院长,有着10多年养老服务从业的经历,也曾经把有关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问题带到了年初召开的江苏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吕振霖记得,在那次会议上,有51位代表不约而同提出了4件有关养老方面的议案。之后,在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代表们就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听取了专项工作汇报,并开展了专题询问。

面对人大代表提出的问题,江苏省财政厅厅长刘捍东认真回答:“各级财政将在完善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养老服务准入制度,打破所有制限制,积极支持兴办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比如,对达标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一次性补贴,最高30万元,享受与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相同的待遇。”

“养老服务是老百姓和人大代表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鹏说,在这次询问会后,江苏省人大把“关于重视和加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建议列为今年重点督办建议之一。

“我们在听取和征集意见时了解到,不少人反映,人大监督工作有时候没有抓住群众最为关注的重点问题,监督中有走程序、走形式的问题存在。”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鹏说,要克服形式主义,真正让监督落到实处。

赵鹏也是“养老服务”这个审议议题的负责人。 “类似这样的民生问题,是江苏人大监督工作的重头戏。”他说。

今年5月,赵鹏带领督办组到泰州、徐州和南京实地考察民办养老机构,之后,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又审议和专题询问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会后还要对省政府贯彻落实常委会审议意见情况进行跟踪督查。

让鞠志慧感到高兴的是,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已把《养老服务条例》列入了本届人大五年立法规划,有望通过地方立法来推动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机关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主任邵伟明认为,“一个民生热点问题从提出到最后变成法规,正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最生动的故事。”而类似这样的民生问题,将成为今后江苏人大监督工作的重头戏。

制度建设

群众路线越走越实

8月15日,扬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楼二楼的会议室里,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艳正与来自基层的8名省人大代表畅谈,就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公平、农民增收、残疾人生活保障、环卫工人生活待遇等问题进行交流。

“常委会主任接待代表日”是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推出的一项联系基层代表的重要制度,江苏省人大常委会领导每两个月都轮流到市县,接待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

“人大常委会需要依靠代表,加强与代表互动。”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联络委员会委员秦一彬说。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省人大代表工作的决定》规定,常委会领导要和两名基层代表保持经常联系。“对于我们来说,联系人大代表是应有之义。”张卫国今年已经走访了21名基层代表,而张艳则走访了18名基层代表。

除了联系代表,调查研究也是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常态。10月21日,张卫国再次到泗洪县西南岗调研扶贫工作,推动落实帮扶项目。而这是从2005年提出“对泗洪县西南岗地区实行单独立项、整体帮扶”的建议后,江苏省人大常委会连续8年的第八次调查研究。根据规定,“常委会领导和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每年到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1个月。”

在总结基层经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9月中旬,江苏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意见》。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