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德教育拉动服务百姓(3)

以道德教育拉动服务百姓(3)

1.“善小”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命力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融入员工工作和生活并推广到社会。“善小”教育实践活动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创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体现。“善小”教育实践活动蕴含着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善小”的魅力在于善,因为出于善心,传递着一份对自己、对生活、对他人的爱,对国家、对民族的爱;“善小”的价值在于“小”,因为“小”,它需要的也许只是一双温暖的手,一句关切的话,一次力所能及的帮扶,于平凡中成就和彰显其价值。“善小”教育实践活动证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群体可以有更为丰富的实现途径,最根本的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融入员工的生产生活,进而推广到社会,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有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2.“善小”教育实践活动的魅力在于激发企业和员工的正能量。“善小”教育实践活动的心理土壤,就在于符合人性中向善的本质,释放了人们内心深处潜在的行善意识。“善小”志愿者普遍表示,在自愿义务为他人做有意义的事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服务他人中实现自我、在自我完善中造福社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许多被帮扶的人也加入了帮扶他人的行列,将“善小”传递给更多人。“善小”教育实践活动扎根于员工内心,激发了员工心底的正能量。“善小”教育实践活动证明,群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只有尊重群众的主体意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群众的价值追求,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善小”教育实践活动持之以恒的关键在于党组织的正确引导和保障机制的完善。“善小”教育实践活动没有追求轰动效应,不搞短期行为,但持续的过程不能单纯依靠员工自发的热情,需要党组织的正确引导和完善的运行机制做支撑。党组织的引导、推动是“善小”得以发展壮大的关键,由此衍生出的机构、宣传、激励机制,保障了“善小”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积“小善”而能成“大德”,关键在于坚持、在于制度的保障。“善小”教育实践活动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是一个持续的长过程,需要久久为功而非一蹴而就,必须依托借助于组织行为和制度性安排,才能实现持续推进、健康发展。

4.“善小”教育实践活动体现了国有企业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善小”教育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向社会传递了“传统美德永不过时,人间大爱无处不在”的温暖启示,成为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创造了企业公民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范例。德不孤,必有邻。从员工到企业,从企业到社会,“善小”的感人义举在接力,美德的强大能量在传递。“善小”教育实践活动证明,发挥国有企业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影响带动辐射功能,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形成社会风尚,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