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学进去、感兴趣(3)

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学进去、感兴趣(3)

“这样的景色,真可谓是‘风吹水面层层浪,光照塘面点点星’。我也来改编一句诗:‘欲把荷塘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语文老师荣霞记录的学生课堂“论语”。因为课堂上让学生说得多了,精彩的语言、个性化的独立思考,往往令她吃惊,于是学生的课堂发言也变成了一种教学资源。

英语课上,老师把“小先生助教”延展成为“互助小学伴”,带动一批学生开展互助性英语学习,让提供支持和寻求帮助成为学习中的权利和义务。美术课上,面对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质疑,老师大胆地带领学生一起通过研究性学习着手改造教材……

“动起来、学进去、感兴趣”已经变成了每一位教师在不同学科、不同内容课堂上的共同标准。把学生放在主动的位置,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今天你学到的重要的内容是什么?你如何知道你学会了呢?”这是品德与社会学科王琰老师研究探索的“单元教学即时贴自我评价”方法。这个评价从思考收获、寻找证据、与他人合作、克服障碍、任务调整四个维度着眼,每一个维度又从想法、感受和行为三个方面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对自已进行评价,以此帮助学生了解单元目标达成的状况,从而促进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思、自我矫正、自我完善。

用有温度的评价温暖学生的学习体验。随着“自主教学”研究的深入,教学评价从更重视结果转向激励学生学习、明确学习目标并为之努力、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看到自己的进步并受到鼓舞、获得持续学习的方向和激励的评价。评价更注重学习习惯养成、兼顾学生的选择,评价的过程变成学生反思、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自主教学的实践研究,让每一个学生获得了参与的机会和被关注的心理感受,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学习起点,课堂上孩子们能够表现不同,也乐于接纳不同。

在刘畅校长看来,“自主教学”研究一路走来,最大的收获是让教师不但眼中有自己,更重要的是心中有学生了。她说:“教师自主了,学生才能自主。只有每一个人能够基于自身的需要,主动整合和利用资源,主动提供和寻求帮助,才能够成为最好的‘我’,才能够打造最好的教师团队,从而成就最好的学校,向着我们的共同愿景‘建立一所具有儿童立场、首都特质、国际视野的师生相互学习的最好的学校’不断前行。”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