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梦想和追求,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奋斗,凝聚着亿万人民群众的夙愿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这条道路包含着在中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前提、基本路线、根本任务、总体布局和战略目标,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本质要求。这条道路既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
【关 键 词】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每个时代、每个国家都有不同性质和特点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振兴的共同理想和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描绘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蓝图,阐明了实现这一美好理想的正确道路、精神支柱和强大力量,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这些重要论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阐明了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走什么道路、朝什么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现实道路和重大意义,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伟大的中国梦和中国道路:深厚的历史意蕴和艰辛的探索历程
众所周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中国始终走在世界发展的前列。然而,到15世纪以后,西方主要国家相继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民主革命和产业革命而迅速崛起,并走上了对内剥削、对外掠夺乃至发动侵略战争的资本主义道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的侵略步步紧逼,封建王朝的统治日益腐败,内忧外患接踵而至,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深重危机。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张之洞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发动的洋务运动、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戊戌变法、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抗争,但都先后失败了。这证明旧式的农民战争、不触动封建统治根基的自强运动、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种种改良和革命的方案,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艰巨任务和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从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到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抵御帝国主义。旧的顽固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打了败仗了,抵不住,宣告破产了。不得已,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项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组织过政党,举行过革命,以为可以外御列强,内建民国。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3]
要解决中国近现代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引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和民族振兴的理想目标和现实道路,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阶级和领导力量。这一历史重任最终落到了中国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身上。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有了正确的奋斗目标和前进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始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和工作中心的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征程,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考验面前,紧紧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功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他还强调,作为实现中国梦必经途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4]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按照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我们国家的发展目标,都聚焦于这个总任务。邓小平同志告诫我们:境内外某些人主张“把资本主义一套制度都拿过来,似乎这样才算真正搞现代化了”。“这股思潮的代表人物是要把我们引导到资本主义方向上去。所以,我多次解释,我们搞的四个现代化有个名字,就是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我们实行开放政策,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有益的东西,是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一个补充。”[5]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现代化必经阶段的奋斗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提出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新要求。这些要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一致,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相衔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回顾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的演化和中国社会的变革,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的历程和经验,我们必然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只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在党领导人民取得的重要成就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它既是其他成就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巩固其他成就的重要保证,而且是未来取得新的更大成就的根本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梦想和追求,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奋斗,凝聚着亿万人民群众的夙愿和探索。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会丧失依托,甚至化为乌有。历史反复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道路,而没有别的梦想和道路,能够指引和保证我们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振兴的历史任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