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应对问题的挑战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历史宿命,那么,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振聋发聩、掷地有声,鲜明地表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由之路的信念与决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明确回答机遇“有没有、在哪里、如何抓”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勇于应对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涉险滩”的严峻考验。
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新华社专门围绕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课题,抽调总社编辑部和国内分社一批采编业务骨干组成专题调研队伍,分赴全国东中西部29个省区市,广泛采访了近千位代表性人士,先后进行了历时半年的调查研究,倾听各界呼声,广纳对策建言,发现改革典型,总结成功经验,获得了500多万字的鲜活素材,仅采访笔记就有100多万字,在反复梳理提炼概括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30多万字的专题调研报告和20多万字的书稿。
文章挥写千秋事,书生报国复何求。
此书力求以新闻记者的独特视角,对当代中国面临的大局、大势、大事等重大战略问题进行观察与思考,特别是力求回答怎样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有效应对各种挑战,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坚定人们改革信心,凝聚各方改革共识,动员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团结奋斗。
机遇稍纵即逝,改革未有穷期。
这是又一次至关重要的审时度势。不仅需要智慧与远见,更需要勇气与胆略。
面对难得机遇,让我们将其牢牢抓在手中。
面对改革重任,让我们把它担在自己肩头。
因为,我们离梦想从未如此之近。
所以,我们必须让改革再次开始新的出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