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东战略的失衡与“再平衡”

美国中东战略的失衡与“再平衡”

目前,美国正在亚太地区紧锣密鼓地实施“战略再平衡”。有“再平衡”,自然有“失衡”,但实际上,美国的战略失衡并不主要体现在东亚,而是在中东。

 冷战期间美国在中东的“失衡”与“再平衡”

“冷战”前期,美国也曾在中东采取“失衡”政策。巴勒斯坦和海湾是中东最具地缘战略意义的地区。西线巴勒斯坦的问题是阿(拉伯)以(色列)关系问题,东线海湾地区的问题则是石油问题和阿(拉伯)波(斯)关系问题,这都是中东核心问题。“冷战”前期,美国在阿以关系上采取“扶以压阿”政策,向以色列提供大量军事、经济、情报援助,对阿拉伯国家百般打压。美国这种失衡政策帮助以色列站稳了脚跟并维持对阿拉伯国家的优势,奠定了美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乃至阿以关系上的主导权,但也一度将埃及等阿拉伯国家推向苏联。在海湾地区,美国“扶伊(朗)制伊(拉克)”。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前,美国大力扶持伊朗巴列维王朝,使其成为“波斯湾宪兵”,压制亲苏的伊拉克。但这一时期美国的两线“失衡”政策并非完全的“失衡”,其背后是一个更大的平衡,那就是扶持伊朗、以色列,压制阿拉伯世界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限制苏联在中东的扩张。

“冷战”中期,中东局势大变。美苏争霸呈现“苏攻美守”局面;阿拉伯阵线在几次中东战争中元气大伤,分歧凸显;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政治走向逆转。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再平衡”中东政策。在西线,平衡阿以,抛出大量援助拉拢埃及,促成埃以“戴维营协议”,实现埃以和解,推进中东和平进程。这一战略瓦解了阿拉伯反以阵线,弱化了阿拉伯人的抵抗,在阿以之间取得了有利于美国的平衡。在东线,制衡两伊。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建国后与伊拉克陷入8年的两伊战争,两败俱伤。美国顺势借力,对伊朗和伊拉克实施“双重遏制”,维持海湾地区战略均势。通过维持东西两线的平衡,美国在中东保持了较为有利的平衡态势。苏联虽曾渗入埃及、伊拉克、叙利亚等中东腹心地区,但直至解体也未能在中东扭转局势,取得战略主导权。

 海湾战争后美国中东战略陷入失衡

“冷战”末期,美国迅速调整政策,乘势收取冷战红利,利用伊拉克吞并科威特之机,发起海湾战争,在阻止伊拉克获取“石油霸权”的同时,将受到伊拉克威胁的沙特、科威特拉进自己的同盟体系,掌握了海湾石油霸权,却又保留独立的伊拉克抗衡伊朗,一举多得,重新构筑起有利于美国的“沙特—伊拉克—伊朗”海湾均势。这可谓美国经营海湾的得意之作。但这也增加了美国在中东的直接介入,开启了新一轮的“失衡”政策。“9·11事件”后,一方面出于国内“反恐”压力,另一方面受到独霸中东前景的诱惑,美国贸然发动了以中东为主战场的“反恐战争”,中东战略陷入严重失衡。

一是战略目标失焦。美国在中东有许多战略目标,如控制石油、保护盟国、政治演变、维持霸权等。其中,维持霸权无疑是首要和基本的:丧失霸权意味着其他目标将失去依托;其他目标的实现则会夯实霸权的基础,这些目标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系。但“反恐”战争开始后,“反恐”成为美国在中东的重要战略目标。铲除距本国万里之遥的“恐怖主义”及其社会基础本身就是一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十余年来的历史也证明,这个战略目标导致美国徒耗国力,表面上加强了地区霸权,实际上却在削弱美国维持长期霸权的能力。这种战略目标失焦造成战略方向偏差,是美国当前陷入中东战略困境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是直接介入色彩增加。美国打着“反恐”旗号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至今仍在阿富汗保留大量军事存在,直接卷入与当地各种势力的争斗纠缠。在中东推行“大中东民主计划”,诱导中东国家实施“民主改造”,直接介入当地的政治发展。为了限制伊朗,在伊朗核问题中扮演伊朗的直接冲突方。这些直接介入使美国抛弃了成本更小的制衡策略,在中东由“仲裁人”变为“拳击手”,模糊了美国的全球战略重点。

三是黩武色彩浓厚。近二十余年,美国在中东接连三战(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甚至还可以算上利比亚干涉战争),以拳头解决问题。而在贸易方面,2003年中东地区对北美的出口贸易额仅占当年其总出口贸易额的15.5%(《2004年国际贸易统计》资料),而2005年至2009年5年间美国对中东的军火贸易却占该地区军火贸易总额的54%。文化方面,美国一些理论家甚至宣称美国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正陷入“文明冲突”。美国在中东的政策手段偏重军事,刚硬有余而柔韧不足,不断陷入“以暴易暴”的循环。

 美国的中东战略失衡酿成苦果

一是使得美国背上了“反恐”的战略包袱。美国处理阿以关系的基调是重以压阿,这种失衡政策让阿拉伯人在历次中东战争中屡受挫折,至今不能求得巴勒斯坦问题的公正解决。这严重伤害了阿拉伯人的民族情感,激发了普遍的反美情绪,也使得中东穆斯林民众对美国指明的“民主大道”产生了怀疑和抗拒,给美国的“大中东民主计划”增添障碍。在美国这个无法战胜的敌人面前,屡受挫折的阿拉伯人不得不转向伊斯兰教义,从中寻求出路。一部分极端分子甚至打出“圣战”旗号,利用恐怖主义这种不对称手段攻击美国,最终酿成“9·11”惨祸。本·拉登被击毙后,美国的“反恐战争”告一段落。但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并未熄灭,一些中东国家的混乱局势可能会继续为“恐怖主义”提供土壤。从目前情况看,美国指望靠“大中东民主计划”和军事打击的文武两手铲除“恐怖主义”恐怕难以实现。如果不能根据局势的变化调整失衡的中东战略,美国很可能背上“反恐”的长期战略包袱。

二是造成了美国地区战略困局。在西线,阿以均势几乎被彻底打破。埃及早已退出阿拉伯抗以同盟,近年来政局动荡不安。叙利亚内战正酣,自身难保。伊拉克长期战争,短期内难以完成政治整合。沙特对巴勒斯坦问题素无热心。阿拉伯人四分五裂,巴勒斯坦问题日益边缘化。在阿以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情况下,美国更难以驾驭以色列这个盟友,也更难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有所作为。尤为严峻的是,美国在伊朗周边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东边打垮塔利班,西边绞死萨达姆,伊朗趁机坐大,“被崛起”成为海湾强国。伊朗顺势插手伊拉克,联结叙利亚,挟核计划自重,挑战美国霸权。美国不能坐视伊朗成为海湾霸主,但小打恐怕徒然激化矛盾而不能彻底铲除伊朗核计划,大打又唯恐再次陷入“中东泥潭”,在伊朗核问题上陷入两难。

三是导致了美国全球战略的失衡。新世纪头10年,美国忙于反恐,深陷两场战争,巨额战争负担导致美国政府债务剧增,国力大耗。更重要的是,近10年来,中国、俄罗斯等一批新兴国家快速崛起,而美国深陷中东,失去了及时调整应对的最佳时机,在美国认为最重要的亚太地区落入后手,不得不急切地实施“战略再平衡”。

 美国中东战略将步入“再平衡”

在美国失衡的中东战略已造成诸多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预见美国的中东战略将向更为平衡的方向逐步调整。

一是平衡中东战略和全球战略。新世纪头10年,美国深陷中东,导致严重战略被动。美国亟须重新定义中东在美国全球战略棋局中的地位。目前,美国抽身中东,布局亚太的战略基调已定,但抽身中东绝不等于放弃中东。石油、“反恐”、遏制伊朗等仍将是美国在中东的重要课题。

二是重新构筑中东地区内部平衡,减少直接军事介入。目前,中东地区格局正面临分化整合,美国将重新调整伊朗、以色列、沙特、土耳其等地区主要力量之间的平衡。美国已决定从阿富汗撤军。在伊朗核问题和叙利亚问题等热点问题上,美国可能采取尽量减少直接介入,尤其是驻军的做法。支持沙特、土耳其、以色列等联手将叙利亚巴沙尔总统赶下台,扶持沙特、以色列制衡伊朗。

三是顺势调整国际势力在中东的平衡。目前美国国力相对衰落,中国、俄罗斯等新兴国家崛起,美国既要抽身中东,势难再保持独霸中东的地位。今后,美国可能在中东事务中容纳欧盟、俄罗斯、中国等国际势力,通过他们之间的制衡来维持自己的主导地位。美国在处理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方面已经出现这种苗头。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