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着力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山川秀美新陕西
再造山川秀美大西北,让人民充分享受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既是党中央对我们的殷切期望,也是人民生活福祉的重要内容。三秦大地的主色调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但长期形成的生态欠账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观,生态环境整体上依然脆弱。我们决不能因为图一时发展和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和后续发展的根基,要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着眼长远发展,把三秦大地建设成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建立有效激励约束机制。让保护者获得收益,让污染者付出代价,是环境治理中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坚持奖罚并举、标本兼治、扶优汰劣,坚决适时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实施有利于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财税金融政策。加快制定节约能源、发展再生能源、保护生态的地方性法规,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尽快启动耕地保护补偿试点,完善退耕还林机制,实行严格的林地保护和林地限额制度。认真落实资源税改革政策,推进电、水、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改革,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依法征收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的生态补偿费。
建立有力支撑保障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坚决不搞唯GDP论,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重要内容,形成正确导向,切实改变抓经济硬、抓环境软的问题。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健全相应的评价标准、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提高生态建设考核权重。落实政府生态建设主导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投资更多投入环境整治,形成生态建设投入长效机制。同时,要组织实施好陕西主体功能区规划、“关中大地园林化、陕北高原大绿化、陕南山地森林化”、“治污降霾·保卫蓝天”等重大部署,加快推进全国低碳示范省建设。
建立农村污染防治机制。农村环境不仅关乎农民生活生产,也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要抓住我省被列入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的契机,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建立适应农村实际的环境监管体系,坚持以严格的监管制度防止环境污染、以坚实的投入保障促进污染治理、以有力的政策引导推动环境保护,加快建设农村各类污染治理设施,持续开展垃圾污水、畜禽养殖、农业种植、工矿企业等重点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抓好43个县区试点工作,以点带面促进农村环境改善,决不让农村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书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