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发动机”,不仅是“祖国需要”人才,人才同样“需要祖国”。单从2012年这一年来看,留学回国数量就同比增长46.56%,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回国潮”。蓬勃的发展活力,井喷的发展机会,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国创业,形成蔚为壮观的“逆向移民浪潮”。就连孙中山的后人也在前不久承认,大陆已逐步实践他曾祖父《建国方略》的理想。比较两岸与美国,论赚钱机会,肯定是中国大陆。
然而,“拿来主义”纵然可以缓解一时之需,但终究还是饭碗端在别人手上,缺少自主权、独立性、安全感;过度依赖引进人才,也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生的巨大人才需求。因此,在不惜重金引进海外人才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本土人才。“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只有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破解“钱学森之问”,才能为中国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的人才支撑。
聚天下英才,纳四海志士,则国家何愁不昌盛?民族何忧不复兴?中国梦想,总能激荡起每个人心中的涟漪:“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启示与思考】
人才是第一资源。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2008年底中央启动实施的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目前已累计引进近4000人,其中包括40多位发达国家的科学院院士等世界顶尖科技领军人才。为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最大限度激发国内各级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中央决定加大对国内高层次人才的国家支持,近日中国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又称“万人计划”)第一批入选名单正式发布,标志着这一定位于国内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的国家级人才工程全面实施。
“万人计划”的实施,是我国自主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又一重大工程,将更好地支持国内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万人计划”按照高端引领、梯次配置的思路,重点支持三个层次、七类人才。这个设计体现了人才开发突出高端、急需优先、梯次配置的科学理念,承载了国家高层次人才开发的高瞻远瞩,有利于解决我国大师级人才匮乏、各领域创新创业骨干人才不足以及青年人才难以脱颖而出等最迫切的问题。通过“万人计划”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发现、培养、使用和评价激励等机制,推动我国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创业创新的良好环境。
解决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的问题,一是靠面向海外引进人才,二是靠立足国内培养人才。2008年以来,国家抓住国际金融危机给引进海外人才提供的难得机遇,集中力量实施“千人计划”,掀起海外人才回归报国热潮。
而国内现有人才和海外人才同等重要,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骨干力量和宝贵财富,必须培养好、保护好、支持好。“万人计划”与“千人计划”是两个并行的国家层面的重大人才工程,对于统筹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打造一支强大的国家创新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手抓海外高精尖人才的引进,一手抓国内人才的激励培养,坚持“两手抓”,“儿子女婿一起疼”,将成为未来中国高层次人才支持政策的两大方向。同时加大统筹力度,协同推进两个计划的实施,充分开发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更好地发挥高端人才的引领作用,也将成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课题。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