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后反腐路线图:隐现12招“组合拳”

十八大后反腐路线图:隐现12招“组合拳”

反腐败,无疑是“十八大”后最惹人眼球的国家政务焦点。无论是“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广度,还是标本兼治、治标为先的反腐策略,种种迹象显示,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成为中央的重要任务和工作目标。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用三个“依然”来形容腐败形势,即“腐败现象依然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实际上,自“十八大”之后,在腐败存量越来越大的现实下,持续以高压姿态打击腐败已经成为执政党必然选择。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对过去1年来反腐败工作的梳理,一套由12项指标组成、即行和正趋完善的反腐组合拳已经跃然显现。

有关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实际上,有关权力结构和监督模式的顶层设计亦在进行。“治标”为先的理念和行动,正在为“治本”的战略布局争取更多时间和更大空间。

大案震慑

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重庆市原市委书记薄熙来、山东省原副省长黄胜、吉林省原常务副省长田学仁等副部级以上官员均涉及贪腐或兼有渎职犯罪行为,在“十八大”后陆续宣判或者被公诉。

而在“十八大”后新落马的副部级以上官员,截至目前已经达到11个。

自四川省原省委副书记李春城之后,广东省统战部原部长周镇宏、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安徽原副省长倪发科、四川原副省长郭永祥、中央编译局原局长衣俊卿、内蒙古统战部原部长王素毅、广西政协副主席李达球、国务院国资委原主任蒋洁敏、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贵州省委原常委(遵义市原市委书记)廖少华等先后涉嫌严重违法违纪被查或被免职。

其中,周镇宏、刘铁男、王素毅、李达球等人已经被移交司法机关。

再加上对中石油腐败窝案的查处,“十八大”之后,从党政机关的高官到大型国企的高管,大案震慑,作为“治标”利器,其锋芒已经显现。

兼打“苍蝇”

今年前6个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查处地厅级以上领导干部贪污贿赂犯罪案件87人,共查处50万元以上贪污贿赂犯罪案件2975件,同比上升31.6%;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贪污贿赂犯罪案件9747件13842人,涉案总金额17.7亿元。

在广东,纪检监察机关上半年共立案4423件4613人,结案4305件,给予党政纪处分4308人,移送司法机关298人,其中涉及地厅级干部29件29人、县处级干部241件242人,通过办案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23亿元。

此外,1月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60万余次,同比增加76.5%,其中涉及单位83万余家,个人111万余人。

责任编辑:刘萌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