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后反腐路线图:隐现12招“组合拳”(5)

十八大后反腐路线图:隐现12招“组合拳”(5)

审计风暴

与纪检监察机构和司法机关相比较,审计机关在防范和发现贪腐行为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年9月15日,国家审计署公布了一组统计数据:在过去30年,全国审计机关直接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1.2万亿元,移送违法违纪事项和犯罪案件线索4.2万条。

过去30年,中国审计机关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累计审计领导干部近50万名,其中省部级领导干部215名,有关部门参考审计结果,对1.8万多人给予免职、降职或撤职等处分,8500多人被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

包括刘志军案在内的很多大要案的线索即来源于审计部门的审计。

而从今年8月底开始,中石油遭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反贪腐风暴,相继有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王永春、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李华林等四位高管涉嫌严重违纪,被组织调查并免职。

据了解,国务院国资委原主任蒋洁敏离任中石油之后,由多部门组成的离任审计组进驻中石油。按惯例,离任审查一般是5年期内,但对蒋洁敏的审计被特别延长至10年。通过这次延长审计,中石油腐败窝案更多问题被发现。

中央党校教授林喆表示,现行整治腐败窝案较有效的方式是审计制度,在审计方面需要继续加强力度。

预算预期

今年7月18日,中央部门陆续公开了各自的决算报告。其中,自2010年开始,至今持续了三年的“三公”经费决算报告公开达到了最佳状态,各部门基本总列了“三公”经费的基础项目。

7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其中,对“三公”经费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做出部署。上述文件明确了各级政府“三公”经费全面公开的时间表: 2013年,各省级政府要全面公开省本级“三公”经费;全国市县级政府争取在2015年之前实现。

严控“三公”消费,成为2013年的一大亮点。迫使公共预算公开透明,被置于阳光之下,是有效遏制预算腐败和官员奢侈浪费的有效手段。

而新《预算法》迟迟未能出台,却是不尽如人意之处。全国人大已经连续几年讨论修改《预算法》,目前已完成二审,有关官员透露,三审将延迟到三中全会之后。

责任编辑:刘萌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