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文:核心价值观,要害在核心(2)

叶小文:核心价值观,要害在核心(2)

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就承担着从丰富的体系中脱颖而出的使命。但它毕竟是在既定体系的框架和基础上展开的,难免带着“体系”的惯性。总想在几个概念中,既要鲜明地体现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体系(展开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又要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道路、共同理想,还要渗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包含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准绳。靠体系来包容,靠繁多来兼顾,这样的概念,实在难找。就算中文可以凝练、简约、一字多义、一词多解,也勉为其难。

还有一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顾名思义,要鲜明地显示区别于资本主义和传统社会的“社会主义”的价值。

这本无可厚非。我们与资本主义社会当然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价值判断。尤其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中国是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情况下高举社会主义旗帜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国际地位提高,要干扰和遏制中国发展,扳倒这棵大树,靠硬实力难,人家就多在软实力上较劲、在价值观上贬损、在文化发展上争夺。当今时代,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格局,各种思想文化频繁交流交融交锋,谁掌握了价值观的“普适”权,谁就占据了文化的制高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民族复兴的有识之士,不能不怀有深刻的“价值焦虑”,当然也就有强烈的“价值偏好”。

但不能因此就简化为给价值观贴标签,像市场销售的大米贴上“绿色食品”标签就可以泾渭分明、一目了然。形式主义妨碍实质内容。例如,尽管中国文化传统有“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却要强调此“和”非彼“和”,贴上“社会主义和谐观”的标签,越说越糊涂。又如,资本主义价值观趾高气扬地宣称其“普适性”,而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而不敢突出其作为先进的价值目标和方向,比其他意识形态的价值所应具有的更多的“全人类性因素”,以致一度连民主、自由、人权都不大敢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应该是先进的意识形态。社会要进步,无疑需要先进阶级的政治主张来引领。当代中国要进步,无疑需要以先进的、科学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指导和引领,以先进的、科学的、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凝聚和贯穿。“先进性”是方向,是旗帜。但先进性要放大为全民、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只能寓于其中,而不能因为其特别重要,就简单划一地取而代之或名而状之。

顺着体系化的惯性,贴上形式化的标签,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就被模糊了。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