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百余里200人收费,公路真成 “提款机”?(3)

【案例】百余里200人收费,公路真成 “提款机”?(3)

执法人员罚款“有任务”  处罚决定书不合法定程序    

虽然对江苏徐州市铜山区和贾汪区交警开出的处罚单不得不接受,但永生公司的很多司机还是按捺不住,在处罚时表示质疑。

司机:这也不能每次罚,要是违章了,比如说严重违章了你罚,咱现在也没有啥违章?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公安交警大队执法人员:你怎么这么磨叽啊,你不是来找我的事吗?

司机:找什么事,我提出质疑就是来找事的。小伙子,做这行我都30年了,你这样我见的多了,知道吗?你还挑我的刺,知道吧。

面对司机的愤怒,有的交警沉默,更多的则是振振有词,有的还找出了各种借口和理由。

执法人员:你看当地也这么多,罚100元,骗你没意思,老师傅。他们也是永城的,从这到睢宁一天一趟,天天也都是这样,死规定。我们任务也重,我完不成任务扣工资扣的多。

司机:你多少任务?你一个月罚多少钱?

执法人员:一说出来吓你一跳。

一天暗访体验下来,《经济半小时》记者统计了一下,10月26日这天,河南永生运输公司共 22辆车被罚款24次,处罚金额2600元,平均单次罚款108.33元。

处罚决定书上具体违法行为:“不按规定车道行驶”13次,占总次数的 54.1%;“掉头妨碍行驶”9次,占总次数的 37.5%  ;“安全设施不全”2次,占总次数的 8.3%。

那么,江苏徐州铜山区交警和贾汪区交警做出的这些处罚,是否合法呢?与《经济半小时》记者同行的货车司机维权人王金伍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些“处罚决定书”明显不符合法定程序。

王金伍:从票据来看,因为是机器打的处罚决定书,票据上字迹是清楚,但没有执法民警签名,也没有司机签名。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个是不符合法定程序吗?

王金伍:不符合,道路交通安全违法处理明确规定了,要执法民警签名,它的章是机器打的,这个26张当中,只有一张执法民警签名,但是签的名,像天书不识得,它签的字不认识。

有了业内人士的分析,10月28日,永生运输公司经理刘新闻来到了徐州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申请行政复议。

徐州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工作人员:下车执法和不下车执法有区别吗?最起码的下车执法,不下车执法,他在车上怎么知道违法违哪个地方?对不对?

刘新闻:下车都不下车,天天硬罚? 就无缘无故地罚我们,这个咱们是怎么处理?调查完再说。

面对刘新闻申请的行政复议,这位工作人员似乎并不在意,对刘新闻带来的24张处罚决定书简单地记录了一下,就打发刘新闻回去,他告诉刘新闻,复议要两个月以后才会有调查结果。

工作人员:这个复议之后,如果认定交警执法是不合法的,不合规范的,这个交的罚款能不能退?那不清楚,等领导指示。

江苏徐州交警的执法依据是什么,到现在我们也不得而知,但面对质疑,执法人员所说的任务重,完不成任务扣工资的解释,却给了我们深刻的印象,这些说法是真是假,在随意处罚背后还隐藏着什么,这些还需要相关部门深入调查。但顺着这样暴露的一些内部情况,我们的《经济半小时》记者再度接到司机们的举报,一些司机反映,在河南省一个县级运管部门里,竞然有七八百名工作人员,为了供养这些人员,当地路政部门随意的上路罚款,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情况。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