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石。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丰富的科学内涵,是我们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基础和前提。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物质资料特别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基础,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和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前提。同时,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如《本草纲目》《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科学名著和《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等艺术珍品,无不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
人民群众具有首创精神
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从广度上讲,人民群众活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三百六十行无所不在;而一个人无论生活经历多么丰富、多样、复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相比都显得十分狭窄和逊色。从深度上讲,世世代代积淀于人民群众之中的认识是非常接近真理的,一个人要想洞察事物的真相,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必须把前人建树的文化知识学到手。历史上许多重大科学发明都是由普通劳动者首先完成的。
人民群众力量无限
毛泽东就把共产党比作种子,把人民群众比作大地,他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生产物质资料的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决定着其他一切,承担这一活动的主体则是亿万普通劳动群众。一切精神财富都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实现、检验和发展。科学的理论文化知识,只有掌握人民群众,应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获得丰富的物质成果;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被人民群众理解、掌握和实施,才能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