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弘扬中国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以观念的方式演绎中国人精神心性、人格境界等的成长发展历程,覆盖个体、社会、世界三个层面的目标,从而进一步丰富中国梦的价值内核,提振实现中国梦的文化软实力。
个体目标,就是要激发每个中国人为中国梦奋斗的进取心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各自的生产岗位和工作岗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为中国梦夯实基石。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个体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必须在承载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及时接受改革开放中总结出来的新观念,并充分吸收、借鉴世界现代科学技术和各国先进文明精华,提高个人本领,为实现中国梦创造条件。
社会目标,就是培养公正、法治的社会运行环境,能为所有人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每个人都享有梦想成真的可能,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稳定的健康的社会发展环境,也需要个人与社会利益良好互动,在激发个体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好全社会整体利益。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规则意识和公共责任意识,通过推动各项制度的落实来激励梦想的实现,努力消除各种差距,建立公平法治的社会环境,共建共享中国梦。
中国梦,中国和世界都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也要走向世界。我们要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重新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情怀和世界意义,用一系列标志性的符号、代表性的人物和具体性的中国元素,来展现中华文明历程,自觉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转换;用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解读“中国道路”、传播“中国价值”,把30多年的发展成就以及获得的精神财富体现在中国形象上,才能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当代中国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精神追求。我们相信,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中国梦也必将进一步焕发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使昨天探索的智慧结晶成为明天奋斗的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