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誉权的人格权法保护模式(12)

论商誉权的人格权法保护模式(12)

——以我国人格权法的制定为视角

{19}范建,王建文:商法的价值、源流及本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17.

{20}吴汉东,胡开忠.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543.

{21}赵万一.商法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347.

{22}程合红.商事人格权刍议[J].中国法学,2000,(5):86-97.

{23}顾静.商誉权之侵害方式及其法律救济[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4,(1):91-95.

{24}季秀平.信用权与商誉权之比较及我国民法典的选择[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632-638.

{25}周腊梅.论商誉权及其法律保护[D].长春:吉林大学,2007:11.

{26}郑成思.论知识产权的评估[J].法律科学,1998,(1):44-52.

{27}梁慧星.民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358.

{28}江帆.商誉与商誉侵权的竞争法规制[J].比较法研究,2005,(5):40-51.

{29}张新宝.名誉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12.

{30}张寅虎,等,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纵横谈[M].世界知识产权出版社,1992:73.

{31}董安生,王文钦,王艳萍中国商法总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185.

{32}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M].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794.

{33}王同兴商誉权的人格性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13.

{34}程合红.商事人格权论—人格权的经济利益内涵及其实现与保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5.

{35}程合红.商事人格权论—人格权的经济利益内涵及其实现与保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8.

{36}黄立.民法债编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63.

{37}程合红:商事人格权刍议[J].中国法学,2000,(5):86-97.

{38}程合红.商事人格权刍议[J].中国法学,2000,(5):86-97.

{39}范建,王建文.商法的价值、源流及本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17.

{40}郭明瑞.民商法原理(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41.

{41}薛军.法人人格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析[J].法律科学,2004,(1):50-55.

{42}程合红.商事人格权论—人格权的经济利益内涵及其实现与保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3.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