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破解销售渠道难题 释放消费潜力
美国贝恩公司预测,从今年到2015年,中国的网上购物将以每年32%的速度增长。这个速度比从2009年到2012年之间创下的每年71%的增速有所下降,但仍将高于美国从2009年到2015之间每年13%的预期增速。该公司预计,到2015年,中国的电子商务规模将达到3.3万亿元人民币。
记者调研发现,方便快捷、价格低廉是电子商务激发消费者潜力的主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以服装为例,电商价格平均为实体店的6至7折。价格弹性较小的日用品即使算上邮费也要比实体店价格低。
(11月11日,市民从杭州一家商场门口的“双十一”广告板前走过。)
此外,“坐在办公室动动鼠标就能消费”的模式成为很多城市上班族选择网络购物的另一重要原因。而对于相对落后的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由于销售渠道局限,网络成为他们购买一些品牌商品的最经济便捷的渠道。
目前很多品牌希望通过电子商务渠道,向偏远地区的中国消费者销售其产品。在这些地方,未必有能买到这些产品的实体店。
部分小企业坦言,“销售渠道是零售业生存的根本,以往小企业没有实力铺设销售渠道,只能沦为大企业的代工厂,不仅自己利润上不去,消费者也要为巨额的中间环节买单。电商让我们直接接触到消费者,省去了中间环节,价格也下来了,事实上虽然比实体店便宜,但我们的利润却上去了。”
电子商务对于消费潜力的释放,不仅是提供了一个经济快捷的渠道,还打破传统实体店铺的价格垄断。今年双“十一”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很多实体店铺推出网络比价,承诺售价不高于网络,例如在苏宁、国美等实体店现场设有电脑,方便消费者上网查询。某些服装品牌推出打印网络消费券可用于实体店等。以线上带动线下,中国寻求推动经济增长模式向需求拉动型转变之际,电商成为改革的切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