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纪委聚焦“四风”改作风

青海纪委聚焦“四风”改作风

青海省纪委监察厅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查摆剖析出来的突出问题,按照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确定的整改思路和方向,抓整改、建机制、正风气,聚焦“四风”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着眼当前抓整改

坚持对准焦距、找准穴位,下大力气进行整改。一是针对各类检查考核评比活动过多的问题,规范精简检查评比,对省直48个单位上报的166个检查考核项目进行汇总合并,保留省级检查48项,省级考核4项。制定规范各类检查考核评比活动的具体措施和办法,避免多头重复检查和形式主义的检查。二是针对会议文件信息过多的问题,减少会议次数,严格控制参会人数,压缩公文篇幅和新闻报道字数。大力推动办公自动化建设,充分利用纪检监察内网和机关大屏幕发布通知、进行信息交流和宣传学习。三是针对行政效能投诉件转办过程中存在的办理质量不高等问题,积极推行建设全省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电子监察系统,督促有关部门建设行政审批政务中心,着力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并利用网络、媒体等手段,加大对行政效能监察法的宣传力度。四是针对工作中定位不准,职能交叉,牵头和配合任务过多的问题,突出重点转变职能,优化内设机构,加强案件查办力量,强化对派驻机构指导,并对议事协调机构进行整合,使其由原来的128 个精简为17 个。五是针对过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不科学的问题,修订考核方案,细化考核标准,调整考核方式,形成了以自查总结、年中检查、年度集中考核和社会评价为主要内容的考核体系,完善了检查考核机制。六是针对突破案件能力不足的问题,采取省纪委派人领办,按季度通报办案情况、督促基层加强办案等工作措施,防止案源流失。同时加强办案业务培训,着力提高调查取证、谈话核实、落实问题、运用条规的能力。

着眼长远建机制

深入分析产生“四风”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建制度、立规矩,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活动开始以来,已建立和完善作风建设、网络舆情处置、查办案件、效能建设等8个方面的27项制度。一是按照巡视工作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的要求,制定了《中共青海省委2013 —2016 年巡视工作规划》、《省委巡视组组长管理考核办法》 和《省委巡视组关于问题线索和举报反映的移交办法》,建立了省委巡视组组长库,实施巡视组组长“一次一授权”制度。二是适应派驻机构职能转变的需要,出台了《省纪委监察厅派驻机构对驻在部门实施监督的办法》和《省纪委监察厅领导与派驻机构主要负责人约谈制度》,通过制度的刚性要求,督促派驻机构切实履行监督职责。三是制定下发了《2013年党风政风行风社会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着力解决政风行风评议内容笼统、对评议工作规律和特点探索不够深入的问题。四是制定下发了《青海省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联席会议制度》、《关于反腐倡廉舆情网络信息、网络评论报送及工作考核奖惩实施细则(试行)》等,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有效监管。五是建立《省纪委常委联系基层纪委制度》,确定每个常委联系指导1 个市(州)和1 个县(区),加强工作指导。坚持省纪委定期接访制度,每月25 日为接访日,由各常委轮值接访,对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突出问题亲自协调、妥善处理。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