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10位成员8人牺牲1人失踪(2)

记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10位成员8人牺牲1人失踪(2)

新修订的党章中专门增设了“党的监察委员会”一章,对中央和省监察委员会产生的方式、职责权限范围以及工作运行机制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新修订的党章中专门增设了“党的监察委员会”一章,对中央和省监察委员会产生的方式、职责权限范围以及工作运行机制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后,工作重点主要是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

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加强纪律检查工作的探索。中共五大党章对中央和省监察委员会的权限作了明确规定,指出:“中央及省监察委员,得参加中央及省委员会议,但只有发言权无表决权。遇有必要时,得参加相当的党部之各种会议”。对于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监察委员会“依合法手续审查之”。

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后,工作重点主要是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其中包括对未能执行党的决议,或者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党员严格问责,并按照党纪严肃处理。

五大闭幕后不久,革命形势进一步恶化,大部分中央监察委员相继离开武汉,奔赴全国各地,投入了新的战斗。

监察委员会的委员参加了八七会议,八七会议通过了《党的组织问题议决案》。这个决议案对于党的纪检监察工作作出了规定。八七会议提出及重申的党纪规定和要求,在随后的土地革命战争和白区地下工作中,对于巩固党的组织,维护党的统一,保证党的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五大之后新修订的党章,1927年下半年,湖北、四川、东北等地也相继成立了省监察委员会。它们分别在各省地方党组织中开始履行职责。

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和大革命失败后严重的白色恐怖环境中,对加强自身建设和纪律检查工作,进行了初步的、卓有成效的探索。中央监察委员会的成立无疑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为加强党的监督制度和机制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党的建设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8265499_81n

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的10位成员,先后有8人英勇牺牲,1人失踪,只有1人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

萧石月,在当选中央监委候补委员后,任职仅19天,就牺牲在战场上。时年27岁。

张佐臣、杨培森,1927年6月29日在上海总工会开会,由于叛徒告密,同时被捕。两天后,从容走上刑场。张佐臣年仅21岁,是当时最年轻的中央监察委员会成员;杨培森44岁,正值壮年。

王荷波,1927年10月18日被捕,英勇就义。

许白昊,1928年2月16日在上海酱园弄开会时,因叛徒告密被捕,就义于上海龙华监狱,时年39岁。

蔡以忱,1928年7月中旬,在湖南澧县组织当地武装准备举行暴动的时候,被国民党逮捕,不久在澧县就义,时年31岁。

杨匏安,1931年在上海工作时被叛徒无耻地出卖了,英勇就义。

阮啸仙,长征开始后,任赣南省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1935年3月,指挥红军游击队与敌人进行战斗,不料遭到一颗流弹袭击,壮烈牺牲。

周振声,1928年2月去开封从事革命活动,因党组织遭到破坏,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此后一直下落不明。

刘峻山,是五大上选出的10位中央监察委员会成员中,唯一一位目睹了新中国的成立的人。1985年,刘峻山在南昌去世,享年86岁。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