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特征与功能(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特征与功能(5)

当代中国民主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的关系问题。

但“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外有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竞争的压力和挑战,内有利益分化条件下的贫富分化、社会不公和腐败。对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和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执政党及时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近年来,同时也实施“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党内监督条例”,“党内纪律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等一系列党内法规和制度。

同时,在加强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方面,也有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和发展,完善和丰富民主的实现形式。如人大的加强立法和监督工作,立法听证等;政府的政务公开,价格听证等;司法改革以及“人民陪审员”,“人民检察员”等;基层民主也在不断深化和完善。总之,在完善人大、政协、民族自治、基层民主这些基本政治制度的同时,在政治生活和公共管理中积极探索民主管理的丰富形式。如票决制、公示制、听证会、问责制、评估、质询、审计、环境评估、公推公选、“三票制”等等。各地的民主实现形式创新蓬蓬勃勃。未来取决于民主实践的不断探索和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制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

因此,为了迎接挑战,解决问题,保证中国现代化事业和民主政治顺利推进,中国未来的民主政治发展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基本方针,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民主发展道路,结合不断变化的中国发展实际和需要,积极探索和创新民主实现机制。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于“两个百年”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努力完善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推动民主建设的制度化、法治化水平,提高民主质量,提升民主品质,切实落实和保障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发展基层民主。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

在国际事务中,主张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定地走民主、和平的发展道路。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道路,是和平发展之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执笔:周少来)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